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前无畏舰和无畏舰区别(前无畏舰和无畏舰有多大差距)

前无畏舰和无畏舰区别(前无畏舰和无畏舰有多大差距)

2023-12-22 09:49:01 科技

前无畏舰和无畏舰区别(前无畏舰和无畏舰有多大差距),本文通过网络平台数据整理了前无畏舰和无畏舰区别(前无畏舰和无畏舰有多大差距)的相关信息,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前无畏舰和无畏舰区别,以及前无畏舰和无畏舰有多大差距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中国为什么没有巡洋舰和战列舰
  2. 前无畏舰和无畏舰有多大差距
  3. 战列舰、重型巡洋舰、战列巡洋舰的区别
  4. 无畏舰的定义是战列舰和巡洋舰吗

中国为什么没有巡洋舰和战列舰

谢邀,首先确定一点,中国没有战列舰,但是曾经拥有过巡洋舰,那就是著名的重庆号巡洋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送给中国**的一艘著名军舰。它是林仙级轻巡洋舰的4号舰,原名Aurora号)。不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只拥有这条舰不到一个月就自沉于葫芦岛港内。

至于战列舰,中国的确没有。在战列舰的时代,战列舰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那时候的中国外忧内患不断,买不起也造不出,这让中国人错过了整个战列舰时代,这至今都是中国广大军迷的一个遗憾,毕竟大炮巨舰的情怀大家都有。

后来我们结束了纷争,经过了几十年如一日自强不息的奋斗之后,咱有钱了,也有了强大的军工造船能力了,可惜战列舰的时代已经过去几十年了。

所以战列舰这东西,现在没有,将来基本也不会有了。不过我们有了航母,现在有蒸汽弹射,滑跃起飞的航母,以后会有核动力的电磁弹射航母,又何必去纠结那个已经失去的时代。

至于巡洋舰,就要看你怎么区分了,如今驱逐舰和巡洋舰之间的分别已经越来越模糊了,比如我们的大驱。

今天的海洋,驱逐舰和护卫舰在地区小规模低烈度的冲突中,足以独当一面,随着技术的革新,以后必然会越来越强大,所以不必这么纠结。

前无畏舰和无畏舰有多大差距

铁甲舰、前无畏舰、无畏舰、超无畏舰(也称高速战列舰)都是海军主力战列舰在历史的上为为划分他们而制定一定的标准,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铁甲舰和无畏舰。一个是从木制船壳变为全铁壳军舰,一个是统一了主炮口径标准,而在铁甲舰和无畏舰的中间的那段发展时期又与这两个时期的标准不一样,为了区分他们,就划分了前无畏舰这个标准给它。有明显的一级、二级炮塔分布

前无畏舰一般只有前后两个同倍径的主炮塔,以及大量的副炮,或者分为一级主炮或者二级主炮,就比如日本的河内级为例。它拥有2座50倍径的双联装305炮塔,和4座45倍径的双联装305炮塔,分为一级炮和二级炮。同时又有10门152毫米和16门12磅副炮。

而德国第一型无畏舰拿骚级与日本河内级一样采用六边形炮塔布置,但是拿骚级的主炮全部都是45倍径的双联装280毫米炮,12门150毫米炮,这样的主炮布置可以共同使用一个射击参数对目标进行齐射,而且无畏舰的炮塔一般都不会少于3个。所以他们最大的差距就在于远程齐射火力。

战列舰、重型巡洋舰、战列巡洋舰的区别

这三种舰艇在20世纪上半叶都是海军主力作战舰艇,其不同在于由任务需求推导出的火力、机动性和防护三大要素的性能差异。决定这三种舰艇分工的不是二战,是一战前。

战列舰(battleship)是最早出现的,早在18世纪末的风帆时代,战列舰一词便用于指代战列线作战的风帆主力战舰(Shipsoftheline)。此类战舰主要用于争夺制海权的海上舰队决战,一般拥有三层以上的火炮甲板,有多达90-120门滑膛炮和卡隆炮。

↑风帆战列舰

作为主力战舰,技术进步常常应用于在战列舰上,如蒸汽机、铁甲防护、炮座技术(barbette)等被先后使用。法国海军1850年服役的“拿破仑”号战列舰开启了战列舰使用蒸汽动力的时代,风帆时代走向终结。而美国南北战争中铁甲舰地使用和出色表现,将木质战列舰送进了历史。主力舰进入了铁甲舰(Ironcladwarship)时代,铁甲舰一般使用金属装甲和舰体、蒸汽动力、开花弹(Explosiveshells)。铁甲舰以高防护能力、高火力和较低的航速为特征,同样适用于舰队决战。在1870年代,铁甲舰已经成为流行的主力舰艇。大清帝国北洋海军的定远和镇远两舰都属于铁甲舰范畴。在经过了19世纪末海军技术革命后,铁甲舰性能也有了重要发展,更大口径的火炮、更好的防护以及更高的航速逐步实现。1892年,英国皇家海军正式使用“战列舰”一词作为独立的海军舰种分类,这时战列舰排水量一般在15000-17000吨,使用305毫米左右主炮,开始运用炮塔(turret),航速在16节左右。

↑第一艘使用蒸汽动力的战列舰法国“拿破仑”号(Napoléon)

↑第一艘全金属舰体的铁甲舰法国“恐惧”号(Redoutable)

↑前无畏舰美国“德克萨斯”号(USSTexas)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国家开始了大规模殖民主义活动,广阔的殖民地至本国的海上交通线需要一型大型高航速舰艇维持海上秩序,同时辅助主力舰队进行舰队对抗,巡洋舰便应运而生。在19世纪末期,海军技术的进步和海军预算的相对不足让以英国海军为代表的海军开始用“一等、二等和三等”来划分巡洋舰类别,以便精细使用舰艇资源。一等巡洋舰拥有较大的吨位和较好的装甲带防护,因此发展为“装甲巡洋舰”(armouredcruiser),而二等和三等吨位较小,只有部分装甲保护,但航速较快,因此也发展为“防护巡洋舰”(protectedcruiser)。这一模式发展至1905年的日俄对马海战时达到顶峰,同时也走向了终结。装甲巡洋舰在1900-1910年时一般排水量在15000吨左右,主炮口径在230-250毫米,需要掩护战列舰队进行舰队决战。

↑装甲巡洋舰美国“田纳西”号(USSTennessee)

经过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海军技术革命,到1905年积累开始结出硕果。在英国海军大臣约翰·费舍尔男爵(AdmiralSirJohnFisher)大力推动下,1905年下水的英国“无畏”号战列舰(HMSDreadnought)引发了又一次主力舰艇技术革命。“无畏”号战列舰统一配备10门大口径12英寸(305毫米)主炮,安装在5座主要以中线布置的炮塔中,确保一侧可以集中8门主炮进行火力投射。首次引进了蒸汽轮机技术使航速高达20节,并配备了前所未有的装甲防护。据估计,“无畏”号可以单挑2艘以上在她之前的战列舰。“无畏”号的出现,让她之后的战列舰都有了一个名字,无畏舰,也让她之前的铁甲战列舰变成了“前无畏舰”(Pre-dreadnoughtbattleship)。

↑英国无畏号战列舰(HMSDreadnought)

那么无畏舰革命后英国海军发现,如果依照风帆时期巡航舰(frigate)比战列舰(Shipsoftheline)高30%计算,那么在无畏舰的航速已经达到20节的情况下,新的巡洋舰航速需要达到26-27节。这是当时装甲巡洋舰无法实现的。因此,英国同时开发了战列巡洋舰(battlecruiser),三艘“无敌”级(Invincibleclass)于1907年服役。战列巡洋舰的首要目标是实现快速,以在执行舰队侦察、支援战列舰队、追击敌舰、保护航路等任务时能够及时出现或逃跑,从而掌握主动权并压倒当时的装甲巡洋舰和防护巡洋舰。“无敌”级的航速达到25节,并可以持续数日以这种高速航行,这是在使用更多的锅炉和涡轮以及更少的装甲防护基础上实现的。“无敌”级装备8门305毫米火炮,远超装甲巡洋舰。在一战的福克兰海战中,战列巡洋舰就发挥出色,轻松歼灭德军海上破交作战的装甲巡洋舰队(斯佩舰队)。

↑无敌号战列巡洋舰(HMSInvincible)

战列巡洋舰出现后,英国海军一度希望用战列巡洋舰取代所有巡洋舰,但是战列巡洋舰太贵了。此时,吨位更小的高速巡洋舰也开始拥有装甲带,并由于动力系统进步依然拥有高速,它们被称为轻巡洋舰(lightcruiser),排水量一般在5000吨左右,装备100-155毫米主炮。但战列巡洋舰和轻巡洋舰之间性能差异太大,英国海军还是决定设计一款排水量在8000吨左右、装备190毫米主炮的巡洋舰以维持任务弹性,“霍金斯”级(Hawkinsclass)重巡洋舰便应运而生。日后的重型巡洋舰一般排水量在8000-10000吨左右,装备10门左右203毫米主炮。重巡洋舰与装甲巡洋舰不同的除了吨位和武备比较少外,重巡洋舰在航速上有显著优势。重巡洋舰在设计之初并不准备将其加入舰队决战。虽然在日后的实际使用中,随着装甲巡洋舰被淘汰,战列巡洋舰太贵数量稀少,重巡依然得不时加入舰队决战中。

↑“霍金斯”号重巡洋舰(HMSHawkins)

简单地说,战列舰一直都是舰队决战的主力舰艇;而战列巡洋舰源于装甲巡洋舰,是无畏舰革命后的次一级主力舰艇,用于远海巡航并压制可能遇见的装甲巡洋舰、防护巡洋舰和轻巡洋舰,并辅助主力舰之间的决战;重型巡洋舰则是为解决航速和火力之间差异而出现的巡航舰艇,最初不参与舰队决战,但由于战列巡洋舰过于昂贵,在许多没有装备战列巡洋舰的海军中,重巡洋舰扮演了事实上的主力舰艇角色,辅助战列舰遂行舰队决战任务。

搞清楚了来源,我们也就知道了二战中具体使用方式。

战列舰,负责舰队决战。不过由于航母的出现并表现出无与伦比的能力优势,战列舰除了在海况恶劣难以大规模使用航空兵的北大西洋依然有如围歼俾斯麦号、围歼沙恩霍斯特号等战役还有不少舰队炮战外,在大部分海域的主力舰艇角色让位于**。此外,由于德国海军事实上与英国海军不是对等对手,海战的核心是维持与破坏交通线作战,因此即便是北大西洋战列舰也没有真正发挥出巨大的作战价值。在太平洋战场,战列舰主力地位已经让位于**。**战列舰的主要任务是掩护**,其次是支援登陆,只有在少量航母缺席的情况下,如瓜达卡纳尔、苏里高海峡等,才爆发过战列舰对战列舰的炮战。1945年“大和”号进行**式攻击时,斯普鲁恩斯原本打算将四艘新锐“衣阿华”级战列舰与之进行战列舰之前的巅峰对决,但考虑到航母效能已完全体现,最终还是决定以舰载机作为打击“大和”号编队的主力。事实也证明,**仅以6架飞机的代价便击沉“大和”号、1艘轻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这样的交换比是战列舰对决不可能出现的。

战列巡洋舰事实上被当作战列舰来用,因为除了德军少量辅助巡洋舰和早期的袖珍战列舰活动外,没有满世界破交的巡洋舰,战列巡洋舰使用方式与战列舰无异,都是作为舰队主力参战,其主力舰地位已经让位于**。这一事实上的角色错位让二战中的战列巡洋舰表现并不理想,英军二战开始时三艘战列巡洋舰中,“胡德”(HMSHood)号被德军“俾斯麦”(KMBismarck)号击穿了脆弱的垂直装甲,3分钟内便被击沉,全舰1422人仅有3人幸存。另一艘“反击”(HMSRepulse)号则惨遭日本帝国海军航空队99架九六式陆攻和一式陆攻击沉,成为历史上第一艘在海上行动中被航空兵击沉的主力舰。只有“声望”(HMSRenown)号活到了二战结束。除了英国,只有日本帝国海军还有4艘“金刚”级战列巡洋舰,都扮演了战列舰的角色。其中“比睿”号(ひえい)和“雾岛”号(きりしま)在瓜达卡纳尔战役中被击沉,“金刚”号(こんごう)1944年11月21日被**潜艇击沉,“榛名”号(はるな)1945年7月28日被**击沉在江田岛。

↑防空作战和支援登陆是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最后的任务

重巡洋舰则充当着次一级主战舰艇的任务,广泛执行了海上交通线维护与破交、辅助舰队交战、直接与主力舰队交战、掩护两栖作战等多种任务,其使用效能事实上要远高于昂贵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较之后两者更适合为以航母为作战核心的舰队提供掩护。因此,战后巡洋舰的发展延续了较长一段时间,作为航母主力护航舰艇一直不断推陈出新,而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这样的庞然大物则退出了历史舞台。

无畏舰的定义是战列舰和巡洋舰吗

无畏舰是一种战列舰类型,和巡洋舰没关系。

“无畏舰”,是一种出现于20世纪初期的战列舰类型。1906年12月2日,英国皇家海军“无畏”号战列舰服役。由于该舰的设计和使用的技术非常先进,远超同时代其他战列舰,所以人们就用该舰的舰名,来命名这种全新类型的战列舰。而在它之前的那些老旧战列舰,则全部被归为“前无畏舰”。

美国海军前无畏型战列舰“马萨诸塞”号(BB-2)

在“无畏”号战列舰服役之前,各海军强国装备的战列舰,通常是混装两种以上,不同口径的火炮。20世纪初,因为舰炮的射速、射程和精确度已经明显改善,而不同口径的火炮,其弹道和射速都不一样,这会让观测弹着点和射击变得既复杂又困难,所以混装不同口径舰炮,反而变为一个缺点(降低了射速和命中率)。

1904年,约翰·阿巴**特·费舍尔爵士出任英国第一海务大臣,由他组成的委员会,提出了新型战列舰的设计方案。这个方案就是,装备10门305毫米主炮,蒸汽轮机能以21节的高速,长时间行驶。这个设计方案就是后来出现的“无畏”号战列舰。

“无畏”号战列舰

1906年12月2日进入英国皇家海军服役的“无畏”号战列舰,具有两种革命性的创新设计,一是采用“全重炮”武装配置,该舰装备了10门305毫米45倍径舰炮(分装在5个炮塔内),这个火力配置超过以往的战列舰。二是使用蒸汽涡轮发动机,作为推进系统。

在“无畏舰”出现后,各国便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波的造舰竞赛(第一波是在19世纪末,当时各国海军强国就展开了小规模的军备竞赛)。很快,造舰竞赛就激烈了起来,各海军强国,投入了大量经费建造“无畏舰”。最初一批的“无畏舰”建造成本略低于后期的“前无畏舰”,但随后逐渐攀升。当时的“无畏舰”,成为了各海军强国海上力量的重要指标,是彰显国力和威望的象征,其地位类似于现代的**。

“无畏”号战列舰三视图

当时,德国、法国、俄罗斯、意大利、日本和美国皆加入了无畏舰造舰竞赛,少数几个欠缺建造大型舰艇能力的次等海军国家,例如巴西、阿根廷、奥斯曼土耳其和智利等等,则委托美国或英国的造船厂建造“无畏舰”。

关于前无畏舰和无畏舰区别和前无畏舰和无畏舰有多大差距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整理的关于前无畏舰和无畏舰区别(前无畏舰和无畏舰有多大差距)这个话题的详细内容,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锦洛洛资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锦洛洛资讯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lyqwsj.com/keji/201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