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吴楚七国之乱是哪七国(七国之乱时间)

吴楚七国之乱是哪七国(七国之乱时间)

吴楚七国之乱是哪七国(七国之乱时间),本文通过网络平台数据整理了吴楚七国之乱是哪七国(七国之乱时间)的相关信息,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大家好,吴楚七国之乱是哪七国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七国之乱时间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吴楚七国之乱是哪七国和七国之乱时间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汉景帝时期为什么会爆发七国之乱
  2. 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诸侯联军20多万,为何三个月就败退
  3. 七国之乱时间
  4. 西汉王朝的七国之乱,是因为分封制造成的吗

汉景帝时期为什么会爆发七国之乱

谢谢邀请!汉景帝时期出现七国之乱,起因就在汉高祖的分封制上,汉高祖怕刘氏江山落到他人之手,清除异姓王,将他的子侄们分封到全国各地,给了他们很大的政治、军事权力,王位还可以一代代传下去。每个皇帝即位,又要封几个诸侯王,到了汉景帝时期,已经有28个诸侯王了。这些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上,像皇帝一样发号施令,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还想当皇帝,由于他们实力增大,直接威胁到汉景帝的****。

汉景帝看在眼里,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御史大夫晁错,是个很有眼光的人,他感觉,若不有效地控制地方势力,让他们横行下去,汉朝的天下就很难说了。他上书汉景帝,提出削弱地方势力的策略,汉景帝认为晁错这个提议非常好,就采纳晁错的意见,并委托晁错去办理。

晁错先从楚王刘戊下手,说他不守孝道,太后去世还在饮酒作乐,本该杀头,可是皇上从轻发落,死罪免去,收回部分领地。紧接着,晁错有收回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的部分领地。这时吴王刘濞听说了这事,感觉要轮到自己了,心中大怒,立即发兵造反,并联略了20多个诸侯王,楚王、赵王、胶西王、胶东王积极相应,淄川王、济南王也参与,打着清除晁错的旗号,来夺取汉景帝的皇权。七路军马逼着长安,“七国之乱”由此开始。

吴王刘濞有个臣子叫袁盎,他和晁错有仇,他暗中和汉景帝说,七国发兵目的是杀晁错,皇上若杀了晁错,他们就退兵了。汉景帝想,若杀了晁错能退兵,那就杀晁错吧!汉景帝就派人秘密地杀了晁错,然后派袁盎劝吴王等人退兵。吴王一听这话,大笑道,退什么兵?我早就想当皇帝了,这个机会我能放过吗?汉景帝一看不能退兵,后悔杀了晁错,立即命周亚夫出兵平叛。周亚夫是一个有名的将才,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平定了“七国之乱”。

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诸侯联军20多万,为何三个月就败退

主要讲三点:1,叛乱不符合封建道义,所谓〝背德反义〞,即名不正言不顺。2,叛军不团结。3,叛军在用人和谋略上不及汉军。

(图:七国之乱形势)

一:叛乱〝背德反义〞,师出无名。

叛乱本身与封建道义相悖,所以导致人心不稳。几个叛王也显得底气不足。比喻吴王刘濞父子,当时将军田禄伯出奇谋想分兵循江淮而上,这恰恰是周亚夫绝吴楚粮通的路线,是可以改变战局的,但吴太子曰:

〝王以反为名,此兵难藉人,藉人亦且反王,奈何?且擅兵而别,多侘利害,未可知也,徒自损耳。〞

吴太子也认为,反叛有违道义,恐分兵会导致兵士离散。这显然不符合当时的价值观。只要你反叛了,气势上就低人一等。按刘启的说法,是〝背德反义〞也。马贞也说:〝吴楚轻悍,王濞倍德〞。

汉景帝杀晃错,更加使叛军师出无名,进退不能。既然**是〝清君侧,诛晃错〞,现在晃错杀了,你们该退兵吧?我们不讨论诛晃错的是是非非,在当时年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杀死一个晃错,景帝并不觉得道义有亏,但使汉室处于一个有利的形势,可以测试叛王们是为诛晃错还是真谋反。之后的形势说明,刘濞反叛之心久己,杀晃错只是一个借口。他拒不见景帝的说客袁盎。刘濞的子弟德侯宗正请求刘濞跪接袁盎带来的诏书,刘濞笑而应曰:〝我己为东帝,尚何谁拜?〞狂妄地把自己放在景帝并列的位置。这样,七国就失去了一次争取天下民心和汉朝大臣支持的机会。

可见,晃错说的没错。晃错说:

〝(濞)益骄溢,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今削之亦反,不削反迟,祸大。〞

《史记·吴王濞列传》里说得更清楚,吴王濞说:

〝寡人节衣食之用,积金钱,修兵革,聚谷食,夜以继日,三十余年矣,凡为此!〞

所以,杀了晃错,试出了叛王们的真心,坐视了他们谋反之罪,**军在道义上就站立起来。

(图:周亚夫雕像)

二:叛军不团结。

首先是各国内部不团结,国内反对声音很大。吴国的相张尚,太傅赵夷吾和赵国的内使王悍都极力反对出兵,被杀。济北王刘志一开始也同意反叛,但被自己的郎中令带领一帮手下挟持,决定不再与七国合作。《史记·齐悼惠王世家》曰:

十一年,吴楚反对,志坚守,不与诸侯合谋。

胶西王刘卬也遭到国内强烈反弹,大臣的劝谏很有代表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诸国内部的声音:

〝诸侯之地不是汉郡什二,而为畔逆,以忧太后,非长策也。〞

意思是我们地方远比汉地小,这样的叛乱不仅让太后忧心,也不利于将来。这样的看法是有代表性的,从吴濞父子死活不同意将军田禄伯的分兵建议就可以看出来,内部不稳,怕人心离散。

除了各国内部不团结,各国之间也各有盘算,以致勾心斗角,各自为战,一盘散沙。

齐王刘将闾一开始也是答应合谋的,但后来又反悔了。于是胶西王,胶东王,菑川王,济北王都带兵围攻齐国都城临淄,叛军的兵力立即分去大半。这几个哥们本来是兄弟,双方边打边谈,象孩子过家家,打打停停,明显半心半意,结果四国联军打了三个月,临淄也没攻下来,听说吴楚联军被击溃,几个哥们呼拉一下就散了,有的投降有的**,从头到尾就没认真打过。

赵王刘遂则口惠而心不至。一边同意反叛,一边又按兵不动。实则坐山观虎斗,想捡现便宜。向北则联系匈奴以自保。一直到汉军打上门来,才迫不得已应战。

吴楚两王的叛乱,应该说决心是最足的,但在遇到梁王的强大阻力后,军心动摇。一俟周亚夫切断吴楚军的粮道,叛军一触即溃,吴王率先临降逃脱,丢下楚王向越地逃窜。楚王独木难支,愤而**,吴楚军仅坚持了三个月。人心不团结,战斗力岂能不渣?

反观汉军,一开始也不是很团结,叛军的浩大声势让君臣都有动摇。但汉景帝措施得当,稳定了大臣和皇族,凝集了人心,促进了团结。

景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晃错,晃错当然冤,但景帝需要他这颗人头。因为当时晃错朝中政敌极多,一些是诸侯国收卖的(如袁盎曾是楚王的相),一些是政见不合,还有一些纯粹是看晃错不爽。晃错官不是最大(御史大夫),但因为是景帝的老师,景帝对他言听计从,非常信任。大臣不服,都想借此机会除掉晃错。

一时间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甚至外戚中最有能力和威望的窦婴都纷纷上奏,要求处死晃错。袁盎甚至对景帝说,只要杀掉晃错,叛军自然退兵。

景帝下令杀了晃错,并满门抄斩。尽管有些残忍,但堵住了悠悠之口,让手下的大臣和将军都没了借口,重新团结在**周围。这样,叛军就完全师出无名。斩杀晃错,也涣散了叛军的军心。

安抚了大臣后,景帝又开始安抚皇族。梁王是景帝的同母亲弟,在此次平叛**劳极大。他坚守城池,不仅保护了京都的安全,也拖垮了吴楚联军的士气,为周亚夫从容地谋兵布阵赢得了时间。但梁王的效忠并非没有条件,天下诸侯本一家,梁王也可以随波逐流。梁王的卖力效忠,其实是景帝给他画了一个饼。某日,景帝邀梁王宴,正酒酣间,史书载曰:

…因昆弟燕欢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者:〝千秋之后,传梁王。〞太后欢。

原来景帝向梁王承诺,百年之后将把皇位传给梁王,而不是自已儿子,还让太后在旁边作证。梁王岂不感动,岂不卖力?

当然后来景帝还是把帝位传给了儿子,但收拢人心的目的达到了。

景帝用杀晃错和安抚梁王,团结了群臣和皇族,三军用命,气势而虹。另一方面,叛军内部一盘散沙,各自为战,士气低落,岂有不败之理。

(图:七国之乱时列国图谱)

三:景帝用人,优于叛军。

公元前154年,景帝派太尉周亚夫率中军攻打吴楚联军,派曲周侯郦寄领兵攻赵,栾布略齐地,窦婴屯荥阳监视齐赵。

一开始,周亚夫就和景帝商议,用梁王拖住吴楚军,由他带领中军去切断吴楚粮道,亚夫曰:

〝楚兵剩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

简洁清晰的建议,抓住了实质和重点。之后周亚夫走蓝田,出武关,到达雒阳,截断叛军粮道,最终使叛军饥饿难忍,不战自溃。

周亚夫战略定力惊人,在梁王三番五次向他发出求助,甚至汉景帝下诏要求他派兵解梁王之围时,周亚夫亦不为所动。致叛军于缺粮的绝境,不得不主动去找周亚夫。但饥饿的叛军战斗力锐减,周亚夫以逸待劳,很快把吴楚军包了饺子。

景帝用周亚夫,是取胜关健,他顽强的作风,战略定力和机警周全,使叛军一步步钻进了他设置的陷井里。司马迀在《史记》中,直言周亚夫在军事上的能力,要超过历史上后名将司马穰曷。司马迁曰:

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

景帝的父亲文帝对周亚夫的用兵也极欣赏,临终时对景帝说:

〝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

尽管杀晃错有些残忍,让后世多议论。但景帝知人善任,郦寄,栾布,窦婴都极好地扮演了自己的角色。至于叛军,尤其是吴楚联军,则为他们的愚蠢买了单。

据《史记》载,刘濞至少犯了两个影响全局的战略性错误,一次在刚出兵不久,他拒绝了将军田禄伯的建议,另一次是吴楚联军和梁王相持不下时,他又拒绝了年轻将军恒的建议。从战后看,这两个建议都相当有价值。

首先是田禄伯,据《史记》载,将军刘禄伯对吴王曰:

〝兵屯聚而西,天侘奇道,难以就功,臣愿得五万人,别循江淮而上,收淮南,长沙,入武关,与大王会,此一奇也。〞

意思是如果兵都合一块没有其他奇兵,难有效果,希望大王分五万人给我,我沿着武关一带打过去,在那里和您相会。

这事后来大家却知道,刘濞父子怀疑田将军的忠心,所以拒绝了。有意思,你不信任手下,凭什么让手下信任你?再说,即使你不放心手下,也可以让楚王分兵进攻啊。从战后的情况来复盘,周亚夫绝吴楚粮道,走的竟然也是武关路线。可见,如果吴王从其谋,战争的形势或许是另一个样子。

关于吴王濞的第二个战略错误,年轻的恒将军对吴王的建议,《史记》是这样说的:

〝吴多步兵,步兵利险,汉多车骑,车骑利平地。愿大王所过城色不下,直弃去,疾西据洛阳武库,食敖仓粟,阻山河之险以令诸侯,虽毋入关,天下固己定矣。即大王徐行,留下城色,汉中车骑至,弛入梁楚之郊,事败矣。〞

大致意思是吴军步兵多,汉军骑兵多,所以吴军不能留在这平坦的地方,这里不利于步兵作战,应跳过攻不下的城池,直取洛阳,占武库粮仓,据黄河天险号令诸侯。

这个计谋使我想起魏延的〝子午谷奇谋〞,都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以至后来周亚夫听说后,都非常后怕。但又一次被吴王拒绝,理由是恒将军太年轻,〝安知大虑乎?〞

不错,恒将军是年轻,吴王濞己经62岁了,留给他折腾的时间不多了。吴王濞的失败就在于他的保守,或者说依老卖老吧,靠经验他也没能斗过年轻的景帝,他的失败一点也不冤。

(图:汉景帝刘启画像)

结语:从有关记载的情况看,叛军的硬件条件也比不上汉军。1,叛军多临时组队的,军人很少磨合,更无作战经验。吴楚两地生活富裕,承平己久,军队战斗力不会太强。但汉军中不乏戍边的与匈奴作战的战士,战争经验,士气,磨合度都高于叛军。2,叛军中老弱不少。吴王在募兵时,以自己(62岁)和小儿子(14岁)年龄为阶线,可见军队中不乏老人和小孩。而汉军中基本都是青壮年。3,汉军骑兵多,战车亦远多于叛军。在冷兵器时代,骑兵就相当于**时代的坦克。可见,汉军的冲击力要强得多。如此,天时,地利,人和和硬件条件都不在叛军那边,叛军的失败是必然的。

七国之乱时间

汉景帝时期吴楚七国之乱发生在汉景帝三年(前154)的一次诸侯王国的叛乱。参与叛乱的七国的国王是吴王濞、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西王印、胶东王雄渠。吴王濞为这次叛乱的主谋。

西汉王朝的七国之乱,是因为分封制造成的吗

汉朝从刘邦建朝**始,为了使王朝的统治更加巩固,大肆封赏了刘姓王,基本上有功劳的刘姓都有片地方,让他们在自己的封地安居生活。

到了汉景帝时期,各地的诸侯王通过多年的积累,势力都越来越大了。甚至有些不再服从朝廷的的管制。而且,同姓王实际太大,不服从朝廷管理,直接影响朝廷的稳定。比如齐国拥有七十多个城池。吴国也有五十多个城池。

诸侯王势力太大影响朝廷稳定,汉景帝知道很麻烦,这时御史大夫曹错提出“削藩”的建议。就是减少诸侯王的领地。汉景帝担心诸侯王造反,曹错说,削藩造反,不削藩也要造反啊!汉景帝才下了决心削藩。

汉景帝听从曹错的建议,削去了楚王,赵王和胶西王的一部分土地。吴王刘濞得到消息,不想束手就擒,联合了楚,赵,胶西,胶东等七和诸侯王打着“诛曹错,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汉景帝也没有想到,七王叛乱声势浩大。他先起用周亚夫带军队去平判。可是,这时朝廷里有人嫉妒曹错,说叛乱都是曹错引起的,七国之乱是为了诛杀曹错,如果杀了曹错,将原来的封地还给他们,七国自然退兵。汉景帝左右危难,不想杀曹错,又怕**不稳。最终,汉景帝选择了牺牲曹错一个人,换去稳定。

曹错被腰斩,汉景帝下诏书让七国退兵。可是,吴王刘濞却没有退兵,继续发兵向长安进军。汉景帝,才从前线的军情里得知,吴王等人早就想造反了,诛曹错,清君侧,只是招牌罢了。汉景帝后悔也来不及了,幸亏周亚夫带军,用兵巧妙,几个月没就平定了“七国之乱”。

平定叛乱后,汉景帝吸取了封诸侯王的教训,将每个诸侯王的封地都分给他们同宗,是他们互相监督遏制,力量变小。朝廷的威信越来越好了。

只是,曹错成了“七国之乱”的替罪羊,成了刘邦分封同姓王的牺牲品。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整理的关于吴楚七国之乱是哪七国(七国之乱时间)这个话题的详细内容,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锦洛洛资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锦洛洛资讯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lyqwsj.com/keji/207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