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卡累利**和国总统(苏联成员国)

卡累利**和国总统(苏联成员国)

卡累利**和国总统(苏联成员国),本文通过网络平台数据整理了卡累利**和国总统(苏联成员国)的相关信息,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卡累利**和国总统,以及苏联成员国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1956年苏联为什么把卡累利阿加盟**降级为俄罗斯治下的卡累利阿自治**
  2. **是独立主权国家吗为啥听命于俄罗斯,又叫****
  3. 苏联成员国
  4. 俄罗斯帝国行政区划

1956年苏联为什么把卡累利阿加盟**降级为俄罗斯治下的卡累利阿自治**

谢好友邀;

卡累利阿自治**的前世今生,与历史上俄罗斯试图吞并整个芬兰有关。同时也可以说明,为何欧洲国家普遍畏惧俄罗斯?

卡累利阿原属于芬兰土地。

芬兰在历史上长期臣服于瑞典,1809年沙俄打败瑞典夺得了卡累利阿。1917年沙俄爆发十月革命政局不稳,芬兰乘机宣布独立,并让西卡累利阿脱离了俄罗斯(东卡累利阿仍在俄罗斯手里)。新生的苏联红色**被迫承认。

苏联强大后又反悔,打起了再次吞并芬兰的主意。1939年,纳粹德国崛起并拿奥地利、捷克**伐克、波兰开刀,苏联担心与德国相好的芬兰威胁**格勒(圣彼得堡)安全,发起了侵略芬兰的“冬季战争”并获得惨胜,割取了芬兰1/10(约4万平方公里)土地。

苏联把夺得的芬兰土地并入了俄罗斯手中的卡累利**和国。并在1940年升级为苏联卡累利阿—芬兰加盟**,成为了苏联的第16个(一级)加盟**。

从这个命名就可以看出,苏联吞并芬兰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帮助芬兰夺回了东卡累利阿,1944年,苏联又将其夺回。

二战后美苏拉开冷战对抗序幕,由于芬兰不上美国的船(至今没有加入北约),也不敢对东卡累利阿再有奢望。于是苏联放了芬兰一马,放弃了吞并芬兰的念想。

1956年,苏联取消了卡累利阿—芬兰**加盟**称号,将其降回为俄罗斯管辖的卡累拉阿自治**。

二战70年来,俄罗斯与芬兰相处平安无事,芬兰在俄欧之间右右逢源,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但俄罗斯也不马虎,他们把俄罗斯族群大量迁入卡累利阿,如今卡累利阿自治**72万人口中,俄罗斯族占据了70%(如同乌克兰克里米亚一样),已令芬兰无话可说。

题外话;若要论对俄罗斯的历史仇恨,芬兰显然比乌克兰更深!但芬兰知道作为弱国应怎样与“北极熊”邻居打交道?这点,值得乌克兰年轻总统泽连斯基认真思考!

**是独立主权国家吗为啥听命于俄罗斯,又叫****

1991年11月1日,在苏联解体前夕,号称“**独立之父”的杜达耶夫总统发表独立宣言,宣布**脱离俄罗斯独立。

虽然****独立没有得到叶利钦领导下的俄罗斯**承认,但它却是继1990年8月宣布脱离俄罗斯独立的鞑靼斯坦**之后,第二个走向独立的俄罗斯行政区。

在俄罗斯刚脱离苏联的情况下,自身还极度“虚弱”,受到美欧西方的处处压制,它既要与原苏联的各个加盟**处理好关系,防止他们彻底倒向西方,同时又要面对内部鞑靼斯坦、**两地的**叛乱问题,内忧外患的窘境搅得叶利钦总统坐立难安。

幸运的是,叶利钦总统并没有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而是双管齐下,内外并行。

一方面在苏联解体的前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以苏联“大哥”的身份,召集除了波罗的海三国之外的其他加盟**小弟组成独联体,作为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从而达到稳固俄西、俄南边境线安全的作用;

另一方面,叶利钦总统为了遏制俄罗斯国内**主义蔓延,以退为进,跟鞑靼斯坦妥协,双方于1994年2月15日签署了《俄罗斯联邦国家权力机关与鞑靼斯坦国家权力机关之间关于划分管辖范围和相互授权的条约》,尽管俄罗斯承认了鞑靼斯坦准国家的地位,但成功把鞑靼斯坦留在了俄罗斯版图内。

这样一来,俄罗斯面对的最大内部敌人就只剩下**叛乱武装。

因为叶利钦深知,给予一点甜头就留住鞑靼斯坦的招数,在**身上根本不起作用,毕竟**境内拥有一支战斗力极强的武装组织,这是鞑靼斯坦没有的优势。

叶利钦总统要想维护俄罗斯内部稳定,必须要打掉**的**势力。

基于此考量,叶利钦总统于1994年12月11日,命令俄罗斯第一任国防部长格拉乔夫大将率军攻进**境内,是为第一次**战争。俄军起初非常自信,认为能速战速决,谁知这一打就是2年时间,尽管重创了**武装,但并没有赶尽杀绝。

狡猾的**武装竟然利用复杂的多山地形化整为零,跟俄军打起了游击战。无奈之下,叶利钦出于选战的考量,不得不与**签署停火协议,俄军灰溜溜地撤出**境内。

这个时候,**实际上继续保持着一种准独立的状态,不受俄罗斯联邦**管控、不受叶利钦总统领导。

但是国际社会并没有因为俄军的撤出而承认**独立,就连背后扶持**反叛势力的美国也没有做出承认的决定,仍然把**当做俄罗斯领土的一部分。

所以,1996年的**最准确的定位应该是“俄罗斯大地上一匹正在独立大道上狂奔的脱缰野马”。

但是话又说回来,既然**这匹野马从俄罗斯主人手里脱缰了,他又是怎么被俄罗斯给重新拽住的呢?

这其中既有俄罗斯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的考量,同时又有**自己作死的因素作祟。

为何说**自己作死呢?

我们看看**的所作所为就知道了。

在第一次**战争结束之后,**的叛乱武装肆无忌惮地报复俄罗斯,一方面对俄罗斯的公共目标实施**袭击,另一方面,召集旧部主动攻击俄军,甚至企图像在**境内赶走俄军那样,在**接壤的达吉斯坦**境内赶走俄军,实现**和达吉斯坦的联合独立。

面对**叛乱武装咄咄逼人的态势,俄罗斯忍无可忍,被迫于1999年8月26日发起了第二次**战争。

不过,这一次**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面对的俄军最高指挥官不再是叶利钦总统,而是**。

就在第二次**战争打响的10天前,**被叶利钦总统当做接班人提拔到俄罗斯**首脑的位置,他对**叛乱武装的定性就是**组织,态度只有一个:赶尽杀绝。

**是克格勃特工出身,他的手段有多狠,我们从**早前说的一句话中就能看得出来:如果在厕所遇到**分子,就把他淹死在马桶里。

况且,**刚进入俄罗斯最高大权的核心圈子,急需要树立威望,那么打赢**战争无疑是最大的加分项。以至于**在第二次**战争中全权指导对**的军事行动,以毫不妥协的风格,跟**武装硬刚。

俄军毕竟是正规军,那些**叛乱武装在**的强力打压下树倒猢狲散,就连原来支持**独立之父杜达耶夫总统的**显赫家族老卡德罗夫也倒戈,转而支持俄罗斯联邦。

出于统治**的需要,**总统在**军事打击任务结束后,就任命了亲俄的卡德罗夫主政**,从而实现了**的总体和平稳定。

某种程度上说,**能从准独立状态向受俄罗斯控制的方向转变,完全是**总统铁腕军事手段发挥了作用,打的**乖乖臣服于**、臣服于俄罗斯联邦,再也不敢有独立的念头。

至于说**的名号叫“**”,实际上它只是俄罗斯行政区划中的一个联邦主体,与各州、省的地位一致,跟主权国家的“**”名讳有着天壤之别。

目前,仍有部分苏联加盟**的行政区划还保持着“**”这一级。

比如格鲁吉亚的阿扎尔自治**、阿塞拜疆的纳希切万自治**、俄罗斯还有包括克里米亚**、达吉斯坦**等22个**,与****都是一样的地位。

所以,**地区的名字叫****与它属于俄罗斯领土的一部分并不矛盾。

苏联成员国

苏联一共由15个加盟**组成,分别是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摩尔达维亚、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

苏联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亚美尼亚、摩尔多瓦、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15个社会主义加盟**,巴什基尔、布里亚特、达格斯坦、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卡尔梅茨达、卡累利阿、科米、马里、莫尔多瓦、北奥塞梯、鞑靼、图瓦、乌德穆尔特、切切诺-印古什、楚瓦什、雅库特、阿布哈兹20等个自治**,8个自治州,10个自治区和129个边疆区或州。

俄罗斯帝国行政区划

俄罗斯帝国主要包含五个地理单元:

①、勒拿河以东的东西伯利亚山地,此地寒冷荒芜、地形崎岖、人烟稀少、针叶林和苔原广布,森林资源丰富,主要城市有雅库茨克、季克西等。

②、叶尼塞河以东、勒拿河以西部分的中西伯利亚高原,此地海拔不及东西伯利亚,故较之而言相对温暖,交通与经济亦较后者发达,西伯利亚大铁路穿过此地,重要航道阿穆尔河(黑龙江)以及重要港口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亦在此处,世界最深的淡水湖贝加尔湖在此区南侧,重要城市有伊尔库茨克、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等。

③、乌拉尔山脉以东、叶尼塞河以西的西西伯利亚平原,此地地势低平,针叶林和冻土广布,气温较低,不适宜农业生产,但交通和水系发达,鄂毕河穿境而过,西伯利亚大铁路亦在南侧,另此地石油资源丰富,故经济发达,重要城市有新西伯利亚、叶卡捷琳堡等。

④、中亚地区,此地较俄国其他地区而言位于更南方,故日照较充足,阿姆河、锡尔河地区棉花种植面积广大,哈萨克地区草原广布,是俄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此地地形自东向西倾斜,东为天山山脉、中部为哈萨克丘陵,西为里海沿岸低地,主要城市有撒马尔罕、塔什干、**木图等。

⑤、东欧平原地区,此地是俄罗斯帝国的中心地带,城镇广布、交通发达,是俄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北部气候较寒冷,西北部滨海,航运捕鱼业发达,南部乌克兰地区气候温暖,农业发达,整个地区地势低缓,水系发达,伏尔加河、第聂伯河等重要河流都流经此处,主要城市有圣彼得堡、莫斯科、基辅、阿斯特拉罕、明斯克、华沙等。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整理的关于卡累利**和国总统(苏联成员国)这个话题的详细内容,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锦洛洛资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锦洛洛资讯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lyqwsj.com/keji/213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