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赵桓在位几年(大汉共经历多少年)

赵桓在位几年(大汉共经历多少年)

2024-01-18 01:26:57 科技 公元 在位 去世 出生

赵桓在位几年(大汉共经历多少年),本文通过网络平台数据整理了赵桓在位几年(大汉共经历多少年)的相关信息,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赵桓在位几年的一些知识点,和大汉共经历多少年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大汉共经历多少年
  2. 北宋为什么有二个赵桓
  3. 宋徽宗儿子赵桓读音
  4. 北宋宰相赵哲生卒年

大汉共经历多少年

北宋:

太祖(赵匡胤)

公元960年登基,公元976年去位

出生:公元927年--去世:公元976年(在位16年)

父赵弘殷,匡胤从小喜习武艺,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统一全国后,建立新的军事制度,加强集权。

976年卒。庙号太祖。自宋朝建国伊始,宋太祖赵匡胤便开始了他统一全国的斗争。北宋于公元964年、965年、970年先后消灭了荆湘、后蜀、南汉三地,又于974年击败了势力较为强大的南唐。此后,吴越与福建漳、泉等地的地方势力纷纷"纳土"于宋王朝,使纷乱的时局逐渐结束。

太宗(赵光义)

公元976年登基,公元997年去位

出生:公元939年--去世:公元997年(在位21年)

赵光义是宋太祖的弟弟,即位后继续太祖未完成的统一全国的事业,978年吴越王投降,979年,北汉王投降,但在两次与辽国的作战时,均遭受惨重失败。

也开始了宋朝与外族作战屡战屡败的历史。

真宗(赵恒)

公元997年登基,公元1022年去位

出生:公元968年--去世:公元1022年(在位25年)

真宗赵恒是太宗第三子,“性好学”,前期颇勤于政事。

但在军事上却无所作为,不顾寇准等反对,与辽国议和,签定“渊之盟”,每年向辽国进贡。

另外,宋真宗时,发行“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仁宗(赵祯)

公元1022年登基,公元1063年去位

出生:公元1010年--去世:公元1063年(在位41年)

原名受益,真宗第六子,仁宗即位是才12岁,由皇太后垂帘听政,1033年亲政,仁宗“好近女色”,军事,政治均无大作为,与西夏交战战败,起用范仲淹变法也失败。

死于1063年,庙号仁宗。

英宗(赵曙)

公元1063年登基公元1067年去位

出生:公元1032年--去世:公元1067年(在位4年)

宋太宗曾孙,濮安懿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因仁宗无子,被立为皇太子,仁宗死后即位。

英宗“有性气,要作为”,提倡简朴,只是在位时间过短,死于1067年,时年36岁,在位5年。

神宗(赵顼)

公元1067年登基,公元1085年去位

出生:公元1048年--去世:公元1085年(在位18年)

英宗长子,1067年即位。

1069年起用王安石变法,新法推行了十几年,取得一定效果,但在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下,于神宗死后废除。神宗在位时,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通史。

哲宗(赵煦)

公元1085年登基,公元1100年去位

出生:公元1076年--去世:公元1100年(在位15年)

哲宗赵煦,神宗第六子。

即位时10岁,由祖母宣仁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将王安石的变法尽行废除。哲宗死时25岁。

徽宗(赵佶)

公元1100年登基,公元1125年去位

出生:公元1082年--去世:公元1135年(在位25年)

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死后,无子由哲宗弟赵佶继位。

任用奸相蔡京,吏治。在位期间,爆发了诸如宋江,方腊等农民起义。1125年金兵南下,宋徽宗传位于其子赵恒(钦宗),自称太上皇。1127年为金兵俘虏北去,死于五国城(1135)。

宋徽宗是一个败国皇帝,但却是一个艺术家和书法家。

他工画花鸟,书法首创“瘦金体”。

钦宗(赵恒)

公元1125年登基,公元1127年去位

出生:公元1100年--去世:公元1156年(在位2年)

徽宗长子,宋钦宗即位后“声技音乐,一无所好”,颇有振作之意。

杀或贬蔡京,童贯等奸臣。任用李纲抗金。1127年金兵攻破汴梁,被俘北上,1156年被杀,终年57岁。据说现在的黑龙江赫哲族,就是徽,钦二宗的后人。

南宋:

高宗(赵构)

公元1127年登基,公元1162年去位

出生:公元1107年--去世:公元1187年(在位35年)

高宗赵构,宋徽宗第九子。

1127年即位于南京(今商丘),史称南宋,1138年迁都杭州。冤杀主战派岳飞,向金朝屈膝投降。在内,则大修宫舍,穷奢极欲,只图偏安。彻头彻尾的昏君。1162年,让位给太子,自称太上皇。死于1187年,时年81岁。

孝宗(赵伯宗)

公元1162年登基,公元11去位

出生:公元1127年--去世:公元1194年(在位27年)

孝宗赵伯宗,字永元。

宋太祖七世孙,秀王的儿子。1162年即位,恢复岳飞的名誉,开始抗战,但被打败,与金国议和,史称“隆兴和议”。11,禅位与其子,称太上皇。1194年死,时年68岁。

光宗(赵敦)

公元11登基,公元1194年去位

出生:公元1147年--去世:公元1194年(在位5年)

光宗,孝宗第三子。

即位时已40多岁。不仅政治昏聩,而且惧内,其皇后李氏是历史上有名的妒妇。1194年退位,死于1200年,时年54岁。

宁宗(赵扩)

公元1194年登基,公元1224年去位

出生:公元1168年--去世:公元1224年(在位30年)

宁宗赵扩,光宗第二子。

1208年,与金国签定屈辱的“嘉定和议”。死于1224年,时年57岁。

理宗(赵昀)

公元1224年登基,公元1264年去位

出生:公元1205年--去世:公元1264年(在位40年)

理宗赵昀,宋太祖十世孙。

宁宗无子,死后杨后立理宗为帝。确立了朱熹道学的统治地位,1234年,联合蒙古灭金。此后,政治日坏。死于1264年时年60岁。

度宗(赵祺)

公元1264年登基,公元1274年去位

出生:公元1240年--去世:公元1274年(在位10年)

度宗赵祺,理宗侄,父赵与芮。

即位后沉迷酒色,权臣贾似道,朝政日败,南宋危在旦夕。死于1274年,时年35岁。

恭帝(赵显)

公元1274年登基,公元1276年去位

出生:公元1271年--去世:公元1323年(在位2年)

恭帝赵显,度宗嫡子。

即位时才4岁,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恭帝被俘,1288年,忽必烈他到西藏出家,成为高僧。1323年,被赐死。时年53岁。

端宗(赵昰)

公元1276年登基,公元1278年去位

出生:公元1269年--去世:公元1278年(在位2年)

端宗,恭帝兄,度宗庶子。

在福州即位,即位后,兵败逃亡,途中病死。时年10岁。

卫王(赵昺)

公元1278年登基,公元1279年去位

出生:公元1272年--去世:公元1279年(在位1年)

卫王赵昺,度宗第三子,兵败后,被元兵逼迫,丞相陆秀夫负卫王投海自尽。

时年8岁。

北宋为什么有二个赵桓

北宋没有两个赵桓,一个叫赵恒,一个叫赵桓,两个字差不多

1.宋真宗,原名赵恒,(初名赵德昌,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生于东京开封府第,是宋太宗第三子。宋真宗在位25年,对国家治理有方,实行反腐倡廉的举措,大力发展经济,把北宋推向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史称“咸平之治”。

1004年,辽国入侵,在宰相寇准的坚持下,真宗御驾亲征,战胜后却因畏惧契丹人,最终签订渊之盟,开创了以输岁币求苟安的恶例。赵恒沉溺于封禅之事,广建宫观,劳民伤财,致使社会矛盾加深,使得北宋的“内忧外患”问题日趋严重。

2.宋钦宗(赵桓、赵亶,公元1100年5月23日-1156年),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

宣和七年(公元1125)十二月金人南下大举入侵时,徽宗禅位于他,在位1年零2个月。为人优柔寡断,反复无常,对政治问题缺乏判断力,靖康之变时被金人俘虏北去。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病死于燕京,终年57岁,葬于永献陵(位于今河南省巩县)。

宋徽宗儿子赵桓读音

桓这个字念huan。宋徽宗是北宋最后一个皇帝,1127年北宋被金所灭,金军回师之时掳走了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耻,宋徽宗虽然皇帝做的不太好但一手瘦金体的书法和绘画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财产,宋徽宗的儿子赵构即位开始了历史上的南宋时期。

北宋宰相赵哲生卒年

北宋没有宰相名叫赵哲,而有个皇帝哲宗。宋哲宗赵煦(公元1077年~1100年),公元1085年~1100年在位,北宋第七位皇帝。在位期间恢复王安石变法,打造了北宋最后的辉煌。可惜23岁英年早逝,且无子嗣。其后的皇帝宋徽宗、宋钦宗不务正业,把国家治理得一塌糊涂,酿成靖康之耻,直接导致北宋灭亡。

赵桓在位几年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大汉共经历多少年、赵桓在位几年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整理的关于赵桓在位几年(大汉共经历多少年)这个话题的详细内容,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锦洛洛资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锦洛洛资讯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lyqwsj.com/keji/322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