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 文天祥简介200字(文天祥生平简介)

文天祥简介200字(文天祥生平简介)

2023-12-22 09:49:01 美食 文天祥 简介 生平

文天祥简介200字(文天祥生平简介),本文通过网络平台数据整理了文天祥简介200字(文天祥生平简介)的相关信息,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文天祥简介200字这个问题,文天祥生平简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文天祥的简介
  2. 文天祥生平简介
  3. 文天祥资料50字
  4. 我国南宋大臣,舍身成仁的忠臣文天祥的一生是怎样的

文天祥的简介

文天祥二十岁即考取进士,在集英殿答对论策。当时宋理宗在位已很久,治理政事渐渐怠惰,文天祥以法天不息为题议论策对,其文章有一万多字,没有写草稿,一气写完。宋理宗亲自选拔他为第一名。

公元1275年(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兵东下,于赣州组义军,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次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出使元军议和被拘,后脱逃至温州,转战于赣、闽、岭等地,曾收复州县多处。

公元1278年(宋末帝祥兴元年)兵败被俘,誓死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能诗文,诗词多写其宁死不屈的决心。

文天祥生平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南宋庐陵(今吉安)人。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1273年,丞相伯颜统20万大军攻下襄、樊,以此为突破口,顺江而下,两年不到,便后临南宋首都临安的近郊。蒙古兵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农田荒废,百业凋敝,这是一场空前残暴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南宋面临着**灭种的严重威胁,文天祥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英雄。南宋朝廷长期为投降派所把持。还在1259年,宰相贾似道便以称臣、割江北地区和岁纳银绢各20万两匹为条件,暗中屈膝求和。伯颜却意在灭宋,并不停止南侵。1275年,将贾似道十三万大军消灭,朝廷便再无可用之兵。此时宋恭帝在位,年仅四岁,太皇太后谢氏临朝听政,不得不发出“哀痛诏”,号召天下四方迅速举兵“勤王”。文天祥当时正担任赣州知府,他“捧诏涕泣”,并立即行动,在两三个月内便组织了第一支“勤王”队伍近万人,几经周折,赶到了临安。而在成千上万大小地方官中,带兵勤王的只不过他和张世杰三人而已,这个**腐朽到什么程度,可见一斑。1276年正月十八日,伯颜兵临皋亭山,左相留梦炎早已投降叛变。其他大臣或已投降。伯颜虽愿受降,却要右相陈宜中去元营洽谈,陈哪有这个勇气?当天晚上便逃之夭夭。谢太后唯珂派人只剩下一个文天祥。他毅然临危受命,但不是去投降,他考虑是“战、守、迁皆不及施”,“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他甚至借此机会观察一下敌营的虚实以谋“救国之策”。但是他没有想到,正当他指斥伯颜扣押不能返回宋营,他的义兵则在同时被投降派命令解散。敌人的凶残不曾使文天祥受困,昏庸的朝廷和无耻的投降派却使他遭到了第一次严重的挫折。1276年二月初九日,文天祥被押送去大都(今北京),行至京口(今镇江),在义士的帮助下,逃脱了虎口,据他在《指南录后序》所记,至少有十六次幸免于死,经过千辛万苦,于四月初八日逃到了温州,此时他听说度宗的两个儿子(即恭帝的两个兄弟)已逃到福州,于是立即上表劝进。不久,被诏至福州,任右丞相兼枢密院事,后又命为同都督。七月,文天祥便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打起帅旗,号召四方英雄豪杰,各各起兵,民复失地。1277年三月,文天祥统兵进军江西,收复南部数十州县,同时围困赣州,湖南、湖北皆起而响应,震撼了江南,鼓舞了人民的反侵略意志,使元统治者大为惊慌。元忙调40万大军来解赣州之围,另派兵五万追击文天祥。文部不过五千余人,这年八月,空坑一战,遂致大败,部将数人牺牲,文妻及子女皆被俘,赵时尝在紧急中假扮文天祥,吸引了元军,文才得乘间逃脱。赵随即被杀。这是文天祥在一年多时间内所遭到的第二次重大挫折。但是文天祥并没有灰心丧气,他下定决心抗元到底。1278年11月,他收拾残军,加以扩充,移兵广东潮阳,不幸于十二月二十日兵败五坡岭,文天祥自度难以逃出重围,当即吞服随带的冰片,以求一死,免遭污辱,但他并未死,而在昏迷中被俘了。这是他遭遇的最后一次严重的挫折。从此以后,文天祥便再也不能统领义军在战场上与元军拼杀。文天祥被俘后,打定主意,只求义死而不求苟生。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还在伯颜将他扣押北营时,他便明白地告诉对手:“宋状元……所欠一死报国耳,宋存与存,宋亡与亡,刀锯在前,鼎镬在后,非所惧也,何怖我?“1279年十月,元平章阿合马来文天祥囚所劝降,文天祥长揖就坐,不把他放在眼里,阿合马却要他下跪,文天祥说:”南朝宰相见北朝宰相,何跪?“阿合马以胜利者自居,傲慢地说:“你何以至此?”文天祥嘲讽地说,南朝若早用我为相,你去不了南方,我也不会到你这里来,你有什么可神气的阿合马用威胁口气对左右说:“此人生死尚由我。”文天祥正义凛然道:“**之人,要杀便杀,道甚由不由你。”阿合马自讨没趣,灰溜溜地走了。同年年底,元丞相孛罗审问文天祥。孛罗一来就摆威风,要文跪下,遭到文拒绝,左右便用武力强使文天祥作跪拜状,文凛然说道:“天下事,有兴有废,自古帝王以及将相,灭亡诛戮,何代无之?天祥今日……至于此,幸早施行。”临刑前夕,皇帝忽必烈亲自出马劝降,以宰相之职作为诱饵,妄图使文天祥投降,但遭文天祥严厉拒绝。忽必烈只好问他,那你究竟要什么呢?文天祥回答说:“愿以一死足矣!”文天祥这种以身殉国,视死如归的的伟大精神使得敌人束手无策,一筹莫展。这实际上等于宣布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他自己所赞颂的“正气”的胜利。也等于宣布侵略者的失败,是一切投降派和卖**的失败。在国家民族危亡紧急时刻,文天祥无时无刻不把国家民族利益看作最高的利益,对投降派和奸佞之徒从不留情。1259年,元军渡江围鄂州,皇帝宠幸的内侍董宋臣怂勇宋帝迁都,文天祥勇敢地上疏,乞斩董宋臣。1275年,朝廷追封投降元军大将吕文德为和义郡王,又提拔他的侄子吕师孟为后部尚书,投降气氛一时弥漫京城,文天祥又上书乞斩吕师孟,以稳军心。文天祥被俘后,留梦炎一班降贼都曾硬着头皮来劝降,文一律唾骂之置,就连先已投敌的宋恭帝前来劝降时,也被置之不理。文天祥明确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他并不对帝王愚忠,而只无条件地忠于国家和民族。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口英勇就义。他死后留下了大量诗文,其中如《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狱中所作的《正气歌》以及死后从其衣带中发现的“衣带诏”(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都已成为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绝唱,成为民族精神财富的宝贵部分。文天祥也因此成为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

文天祥资料50字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我国南宋大臣,舍身成仁的忠臣文天祥的一生是怎样的

谢谢邀请!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每当提起了文天祥,我首先会想起这句流传千古的名句,感慨他饱经忧患的一生。

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江西庐陵人。1236年出生于一个富广庶的书香家庭。幼年的文天祥便聪明好学,是远近闻名的才子。他在自己书塾的墙上贴满了格言警句,并和弟弟相互激励,共同探讨切磋,谈古论今。

1254年,18岁的文天祥获庐陵考试第一,两年后中吉州贡士,并随父赴京城(今杭州)应殿试。

在朝堂上,文天祥提出改革方案,切中时弊,被理宗等誉为“忠君爱国之心坚如磐石”,随即,在六百多名进士中折冠,被钦定为当年的一甲第一名,也就是我们所称的状元。

由于理宗昏聩,奸臣贾似道当权,又加上中状元不久文父去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文天祥都没有被朝庭委以重任,只是派些闲差。后来虽偶有提拨,却又因指责贾似道而被免职。

1274年,度宗死,年仅4岁的赵隰即位。同年,新即位的忽必烈派蒙军二十万水陆并进,直逼临安。南宋朝野一片混乱,谈蒙色变,充满了畏战的气氛。有道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见忠臣。时任赣州知州的文天详,为抒国难,散尽家资招兵买马,以“正义在我,谋无不立”的信心和勇气,招幕了三万多士兵,开始了他的救国安民的戎马生涯。

由于南宋诸军各自为政,或隔岸观火,或临陈脱逃,让升任兵部侍郎的文天祥尽管弹精竭虑,却仍无法形成对元军的遏制。当他历经艰辛率师抵达临安时,满朝文武早已弃官而逃,文官止剩六人。

1276年初,临朝执政的谢太后执意投降,元将伯颜指定必须由丞相出城谈判,闻知消息的丞相陈宜中竟连夜逃走。危难之际,文天祥被授右丞相兼枢密使,负责出城议和。谈判过程中,文天祥以正义之气怒斥伯颜,并表示要抗战到底,遂被元军扣留,从此也开启了他艰辛悲壮的苦难岁月。

在镇江侥幸逃脱后,接下来的日子里,从文天祥自己所著的《指南录-后序》中我们了解了这位南宋丞相所历经的种种磨难:奸臣出卖,元人构陷,同僚猜忌,致文天祥几无藏身之地。文天祥文中一连用了十七个“死”字,描述了他无以复加的艰辛。

次年,朝庭奉表降元,陆秀夫,张士杰,文天祥等拥立7岁的端宗在福州即位。文天祥任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遂派人赴各地募兵筹饷,图光复宋室。期间,江南抗元斗争复起,在文天祥的号召下,南至岭南,北至江淮,文天祥召令畅通。可是毕竟寡不敌众,海丰一战,南宋军队被元军各个击破,文天祥及家人皆被俘。

被俘后的文天祥经零汀洋等一路被押解至大都,“风雨羊肠道,飘零万死身”。一心求死尽忠的文天祥拒绝了一次又一次劝降的说客,其中包括之前被俘的皇帝赵隰和元世祖忽必烈。赵隰劝降文天祥的口甫一张开,文天祥只回了一句“圣驾请回”便再无任何言语。忽必烈在属下软硬兼施皆无功而返后亲自规劝,文天祥正襟危坐,昂首只应了八个字:一死之外,无可为者!

1283年,对文天祥彻底绝望的忽必烈下令处死了他。临刑时,文天祥面南拜了三拜,慷慨陈词:我报答国家的机会,只能到此了。遂即被元人杀害,享年四十九岁。正是: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非空原创,欢迎斧正!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文天祥简介200字和文天祥生平简介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整理的关于文天祥简介200字(文天祥生平简介)这个话题的详细内容,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锦洛洛资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锦洛洛资讯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lyqwsj.com/meishi/246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