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 纳兰容若和仓央嘉措(评论一下当纳兰容若遇到仓央嘉措)

纳兰容若和仓央嘉措(评论一下当纳兰容若遇到仓央嘉措)

2024-01-13 11:48:00 美食 多情 或者

纳兰容若和仓央嘉措(评论一下当纳兰容若遇到仓央嘉措),本文通过网络平台数据整理了纳兰容若和仓央嘉措(评论一下当纳兰容若遇到仓央嘉措)的相关信息,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纳兰容若和仓央嘉措,评论一下当纳兰容若遇到仓央嘉措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你喜欢纳兰容若和仓央嘉措的哪首诗或者哪一句
  2. 评论一下当纳兰容若遇到仓央嘉措
  3. 仓央嘉措与纳兰性德谁更胜一筹
  4. 仓央嘉措和纳兰容若文学上的地位在同一个档次吗

你喜欢纳兰容若和仓央嘉措的哪首诗或者哪一句

男不读纳兰容若,女不读仓央嘉措!

熟悉纳兰容若还是看电视剧《人生若如初相见》网上一百度,出现了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写的一首词,感慨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处该多美好,那样就不会有现在的离别相思凄凉之苦了: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然而却被另外一首简单的词名吸引: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仓央嘉措,六世仓央嘉措,一个穷困的儿子,到最为尊贵的,身居清静庄严的圣地,向往着自由率性的凡间。

《不负如来不负卿》

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

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

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目前,

若将此心以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结尽同心缔尽缘,此生虽短意缠绵,

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不观生灭与无常,但逐轮回向死亡,

绝顶聪明矜世智,叹他于此总茫茫。

山头野马性难驯,机陷犹堪制彼身,

自叹神通空具足,不能调伏枕边人。

欲倚绿窗伴卿卿,颇悔今生误道行。

有心持钵丛林去,又负美人一片情。

修观法眼开,祈求三宝降灵台,

观中诸圣何曾见?不请情人却自来。

入山投谒得道僧,求教上师说因明。

争奈相思无拘检,意马心猿到卿卿。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评论一下当纳兰容若遇到仓央嘉措

一个是满眼山河满眼泪,一个是不负如来不负卿,都是历经风尘不改诗情的少年,作为少数民族诗人,却收获了古典汉语诗歌最美丽的花朵。二人相逢,必拈花一笑。

仓央嘉措与纳兰性德谁更胜一筹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疏狂图醉,或春悲秋,或寄情山水,名世风流,触景生情,多以文风传千里;才子佳人,风度翩翩,多以才情论高下。悠悠古今,滔滔巨浪,泥沙俱下,滤去杂质,千古流芳的是精华。诗人词客,吟风咏月,笺笺素笔,山长水阔。在浩瀚的时代星空中,仓央嘉措和纳兰容若,无疑是其中极为闪耀的两颗星星。没有他们的文采飞扬,就没有山水草木的万种风情。

仓央嘉措作为高大威猛的北方汉子,其诗情自然粗犷雄浑,飞花万盏,飘逸浪漫,一个敢于追求自由和真爱的少年,可是依然错过深爱的姑娘,即便是他词句优美,朴实生动的字里行间,娓娓道来的,自然是豪迈奔放的边塞风情,所表达的亦是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真爱一往无前的追求,因为《见与不见》中有他声情并茂的阐述: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这位文采飞扬的诗人,是那么的多情,又是那么的执着,他有一颗虔诚睿智的心,“用一朵莲花商量我们的来世,然后用一生的时间奔向对方"。他用黯然销魂的诗情,表达着一个多情王子的内心,他遗世独立的才情,永远值得世人借鉴。他深谙成败得失,因为他说过“明知宝物得来难,在手何曾作宝看,直到一朝遗失后,每思奇痛彻心肝"。他彻悟轮回之道,因为他说过:“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小事。”既然连生死都看得这么通透,那么他也必定是阅历很深之人。他自信满满豪情万丈,曾玉树临风,傲视群雄,因为他写过“住进,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他为人处世看得分明,因为他感慨“想了想,一个好人,怎么活都活不好。好了好了好了,见好就收。”难怪仓央嘉措被称之为西域的“情诗王子”,想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同病相怜,临来无限伤心事,纳兰容若则是一个出身豪门却命运悲催的人物。或许是命运的变数,总会发人深省催人奋进,让人在逆境苦难中哀而不伤,曹雪芹如此,李商隐如此,纳兰容若亦如此。据说,纳兰容若也是中年丧妻,这人世间最悲催的事情,莫过于生离死别。有生之年,纵然不能比翼双飞,但日薄西山之际却愿同为连理,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爱恨情仇最卑微的奢望。以至于他词斟句酌,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他时常这般忧生伤世:“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他时常这样顾影自怜:“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都说诗人是孤独的。可是,正是那份孤独,才成就纳兰容若这样一位哀感顽艳的多情才子。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命运就是喜欢捉弄人。当年大才子苏轼声泪俱下地写下《江城子》时,曾悲天悯人地这般述说:"小轩窗,正梳妆..."可是突然峰回斗转、笔起波澜“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种面对阴阳两隔,所表现出的难舍难分的情愫,不只是饱学之士苏轼会有,情深义重的纳兰公子也有啊!只是,他表现得相对委婉含蓄一些罢了。因为作为一个重情重义的热血男儿,他同样悲不自胜地吐露心声,于是泪眼婆娑地写下那首脍炙人口的《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可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纵然他念念不舍地感怀风霜草木,却依然挽不回那相濡以沫的佳人啊!或许,他如此诗情词意地表达幽怨,这也许是对内心愧疚的一种解脱吧!谁不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呢?谁不想把风景看透、再陪你看细水长流呢?可是,现实总有残缺,生活不尽完美。难怪有人这样感慨“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而此间,如玉的才子,自然非纳兰容若莫属。不管是他的拳拳爱心,还是他的漫卷诗篇,无不如那洁白无瑕的翡翠,给人清新愉悦的视觉,也给人余音袅袅的回味。那种高贵优雅的才情,却是当今世人无法拥有的。

有史以来,各取所长,文无第一,不过,一个是诗情无限的西域王子仓央嘉措,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多情才子纳兰容若,他们骨子里所散发出的文人气息,永远是不谋而合的,永远被世人铭记,关于到底谁最有才情,毋庸置疑,没有定论,各有千秋,就无需过多揣测了。

仓央嘉措和纳兰容若文学上的地位在同一个档次吗

个人觉得,我们现在高看了纳兰容若,低看了仓央嘉措。

纳兰容若是一位很有才情的词人,感情细腻,真切,很得女孩子和文艺青年的心,可是实际上其文学史上的地位并不高。原因,在于经历太浅,题材不广,格局不大,词中的意味鸡汤而不深刻,读来软软很舒服。

有点类似于李商隐和李煜,但是,远无此二人深刻,深沉,阔大和浑然。更无此二人之家国情怀,历史视野。属于文艺青年的小调调,离文学上开宗立派,成为泰山北斗还差的远了。

而仓央嘉措,我们很多时候都将其诗作为爱情诗来读了,那样你搞错方向了,想简单了,他做期间,西藏政治非常复杂,其个人命运也很坎坷。

作为一个有修行的高僧,他早已经不是那种痴情浪子了,诗中谈的都是修行,都是如来佛性,又或者是一种修行的过程,一种与如来自性对话的方式。

不学佛的人或许不懂,学佛的人就会发现他在用诗的语言在讲述一种修行的法门,包含一种甚深的智慧和禅机,他也在说于红尘,人世,命运,政治中自深的感悟。

不过遗憾的是现在的翻译很不到位,失去了很多最为经典和内涵的东西,使我们难以体会到不可说不可说的东西。

所以,从文学史来说,撇开的差别,总得来说是仓央嘉措高的,他在藏文化中所享有的地位和盛誉,完全不是纳兰性德在汉文化里可以比拟的。

关于纳兰容若和仓央嘉措,评论一下当纳兰容若遇到仓央嘉措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整理的关于纳兰容若和仓央嘉措(评论一下当纳兰容若遇到仓央嘉措)这个话题的详细内容,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锦洛洛资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锦洛洛资讯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lyqwsj.com/meishi/306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