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 震源深度在60千米以内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高中地理怎么判断震源)

震源深度在60千米以内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高中地理怎么判断震源)

2024-01-22 13:52:12 美食 地震 深度 公里 千米 称为

震源深度在60千米以内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高中地理怎么判断震源),本文通过网络平台数据整理了震源深度在60千米以内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高中地理怎么判断震源)的相关信息,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震源深度在60千米以内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的问题,以及和高中地理怎么判断震源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什么是浅源地震
  2. 高中地理怎么判断震源
  3. 震源深度130公里传到地面需要多长时间
  4. 震源7公里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浅源地震

根据震源深度可以把地震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1.浅源地震:0—60公里,简称浅震。浅震对构筑物威胁最大。同级地震,震源越浅,破坏力越强。

2.中源地震:60—300公里。

3.深源地震。300公里以上。目前观测到最深的地震是720公里。对于同级地震,震源越浅,破坏越大,波及范围越小,反之亦然。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8公里;汶川大地震震源深度为14千米,是中华人民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震源深度20公里。

高中地理怎么判断震源

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地震是由于地壳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因而震源在地壳。另外,地核是流体、地幔是塑性体,都不可能成为震源。据统计90%以上的地震发生在地壳中,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地震可以发生在地表以下几公里至数百公里,而绝大部分地震的震源深度都是几十公里。根据震源深度,可以分为:

1.浅源地震:0—60公里,简称浅震。浅震对构筑物威胁最大。同级地震,震源越浅,破坏力越强。

2.中源地震:60—300公里。

3.深源地震。300公里以上。目前观测到最深的地震是720公里。

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focus)。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对整个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

震源深度130公里传到地面需要多长时间

回答如下:震源深度为130公里的地震传到地面需要的时间大约在40秒左右。这个时间是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及震源深度计算得出的。具体时间还受到地球结构以及地震波的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

震源7公里是什么意思

答:就是指震源深度是7千米,也就是距离地面垂直距离为7千米。从震源到地面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60千米以内的地震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千米的地震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300千米的地震为中源地震。同样强度的地震,震源越浅,释放的能量也就越大,所造成的影响或破坏越重,我国绝大多数地震为浅源地震。

OK,关于震源深度在60千米以内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和高中地理怎么判断震源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整理的关于震源深度在60千米以内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高中地理怎么判断震源)这个话题的详细内容,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锦洛洛资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锦洛洛资讯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lyqwsj.com/meishi/335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