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趣事> 灵州谁登基(以前的灵州是现在的哪里)

灵州谁登基(以前的灵州是现在的哪里)

2024-01-08 03:59:18 趣事 太子 皇后 皇帝 即位 唐代

灵州谁登基(以前的灵州是现在的哪里),本文通过网络平台数据整理了灵州谁登基(以前的灵州是现在的哪里)的相关信息,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大家好,灵州谁登基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以前的灵州是现在的哪里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灵州谁登基和以前的灵州是现在的哪里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李隆基下一代皇帝是谁
  2. 李隆基推翻李亨吗
  3. 历史上李俶的皇后是谁
  4. 唐肃宗登基哪一年

李隆基下一代皇帝是谁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李亨李亨(唐朝皇帝唐肃宗)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初名李嗣升、李玙,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不算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756年—762年在位。初封忠王。公元738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李亨。安史之乱起,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使,负责平叛。唐玄宗西逃,他在马嵬坡为百姓所留,与玄宗分道,北上至灵武。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史称肃宗。先后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6月、10月收复京城长安、东都洛阳。唐肃宗曾与回纥兵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致使洛阳遭受很大的破坏。唐肃宗命郭子仪与李光弼等讨安史,使唐朝危而复兴。在位7年,762年在宫廷中惊忧而死,终年51岁。唐肃宗死后,宦官李辅国、程元振杀张皇后等,拥太子李豫即位,是为唐代宗,将肃宗葬于建陵(今陕西省礼泉县东北18里的武将山)。

李隆基推翻李亨吗

李隆基是李亨父亲,756年李亨在灵武继位尊李隆基为太上皇,757年李隆基回到长安不问世事,762年病逝,李隆基没有推倒李亨。

历史上李俶的皇后是谁

一共有两位皇后,分别是睿真皇后沈氏和贞懿皇后独孤氏。

睿真皇后沈氏是唐代宗李豫的皇后,确切地说代宗从未正式册封她为皇后,沈氏皇后的尊号应该算是儿子唐德宗李适给的。安史之乱后沈氏失踪,代宗和德宗两朝都曾出动大批人马寻找其下落,但始终未果,这也使得沈氏成为唐朝唯一一位神秘失踪的皇后。

贞懿皇后,即独孤贵妃,唐代宗李豫生前为最宠爱的妃子,左威卫录事参军独孤颖的长女,因为美丽入宫,聪明睿智,婉丽贞仁。独孤氏深得唐代宗宠爱,善歌咏。大历十年(775年)十月初六,染病24天后逝世,殡于内殿,追封为皇后,上谥号贞懿皇后。

唐代宗李豫(727年1月9日-779年6月10日),初名李俶,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第八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外,762-779年在位),唐肃宗李亨长子,母为章敬皇后吴氏。

李豫为人仁孝温恭,初以皇孙身份受封为广平王。安史之乱中,跟随唐肃宗前往灵武。肃宗即位后,拜天下兵马大元帅,先后收复长安、洛阳,受封成王。乾元元年(758年),册立为皇太子。宝应元年(762年),李豫登基为帝,并于同年平定安史之乱。

唐肃宗登基哪一年

在历史学者看来,安史之乱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天宝十五年(756年)五月,安史叛军破潼关。六月十三日,唐玄宗带领少数妃嫔、随臣逃出长安。十四日,唐玄宗在逃亡途经马嵬驿时,发生了兵变。

马嵬驿兵变后,唐玄宗与李亨于马嵬驿分道,唐玄宗李隆基向南进入巴蜀之地,太子李亨向北收拾残兵败将。此后不久,李亨就在灵武自行宣布即帝位,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遥尊玄宗为太上皇。那么,问题来了,安史之乱爆发时,太子李亨为何选择到灵武即位?而不是其他地方呢?

首先,对于太子李亨来说,之所以来到灵武即位,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在那里,他可以获得称帝上的支持。马嵬驿兵变后,太子李亨不可能再随唐玄宗李隆基一路西行,只有分兵,另谋发展。李亨分兵后的境况也极其窘促,一路之上,草动风吹,仓皇颠沛,惊魂难定。直到顺利抵达朔方军治所灵武,狼狈不堪的太子李亨一行才得以喘息。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的太子李亨,一开始麾下也没有多少兵马。在此基础上,太子李亨不仅没有称帝的保障,更没有和安禄山等叛军较量的实力。

如果太子李亨贸然称帝的话,不仅可能遭到唐玄宗李隆基的讨伐,也可能成为安禄山的下一个进攻目标。于是,获得将士的支持,自然是太子李亨的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杜鸿渐向李亨抛来了橄榄枝。杜鸿渐(709年-769年),字之巽,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天宝末年,杜鸿渐累迁至大理司直,充任朔方军留后、度支副使。

其中,就朔方军留后来说,留后是唐代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设置的代理职称,也即此时的杜鸿渐,可以称之为代理的朔方节度使。对于朔方节度使下辖的朔方军,是唐朝特别强悍的北部边塞地区的边防军。朔方军的大营——“屯所”,设在塞北名城灵州(又名朔方,曾名灵武郡,简称灵武,故址在今宁夏吴忠市境内)。因此,非常明显的是,正是因为获得了朔方军的支持,太子李亨才选择来到灵武即位。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鸿渐与朔方军僚属魏少游、崔漪、卢简金、李涵等人商议后,起草表章,陈述朔方军的力量,让李涵赶赴平凉。李亨大喜,决定前往朔方。对于太子李亨来说,一开始跑到了平凉,在没有确定朔方军的立场之前,李亨也不敢轻易深入虎穴,万一朔方军也和安禄山一样有谋反的意图,或者朔方军更加支持唐玄宗李隆基,李亨都不会来到灵武。不久之后,杜鸿渐到平凉北部的白草顿迎接李亨。

公元756年七月,李亨到达灵武。杜鸿渐与裴冕等人上表劝进,请李亨称帝,以顺应民心。当然,对于太子李亨自己来说,自然也希望可以早点登基称帝,以此避免出现什么变故。在唐朝历史上,太子虽然距离皇帝的宝座只有一步之遥,却是十分危险的,比如太子李建成、太子李承乾等,最终都没有什么好下场。面对杜鸿渐与裴冕等人的劝进,李亨起初不肯,但因杜鸿渐五次上表,最终只得应允。

在此基础上,朔方军的杜鸿渐亲自安排登基时的礼仪。不久,李亨继位,是为唐肃宗。杜鸿渐被授为兵部郎中,并管理中书舍人事务,后升任兵部侍郎。对于杜鸿渐来说,因为积极支持太子李亨称帝,自然获得了非常丰厚的回报。值得注意的是,太子李亨称帝后,唐玄宗被推尊为太上皇。并且,唐肃宗就派使者前往四川,向太上皇李隆基报告这一消息。

最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于守孝期间被朝廷“夺情”启用,改封卫尉卿、单于安北副大都护、灵武郡太守,兼摄御史中丞,权充朔方节度副大使,率朔方军东讨安禄山。在安史之乱爆发后,精锐的朔方军,成为唐朝对抗安禄山叛军的主要力量了。因此,李亨跑到灵武即位,自然也方便指挥和掌控朔方军,以此对抗安禄山的叛军。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八月,郭子仪和李光弼二人赶到灵武,唐肃宗任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仍兼朔方节度使。在获得郭子仪和李光弼等节度使的支持之后,唐肃宗李亨自然是坐稳了皇帝的宝座。在此基础上,唐肃宗李亨命郭子仪与李光弼等将领讨伐安史叛军,先后于至德二载(757年)六月和十月收复长安、洛阳两京。不过,宝应元年(762年),唐肃宗李亨病逝,也即其没有等到彻底平定安史之乱的那一天。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整理的关于灵州谁登基(以前的灵州是现在的哪里)这个话题的详细内容,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锦洛洛资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锦洛洛资讯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lyqwsj.com/qushi/286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