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趣事> 贝多芬与安娜的故事(贝多芬和安娜的第九交响曲)

贝多芬与安娜的故事(贝多芬和安娜的第九交响曲)

2024-04-10 19:39:22 趣事 音乐 他的

贝多芬与安娜的故事(贝多芬和安娜的第九交响曲),本文通过网络平台数据整理了贝多芬与安娜的故事(贝多芬和安娜的第九交响曲)的相关信息,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贝多芬与安娜的故事这个问题,贝多芬和安娜的第九交响曲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贝多芬妻子
  2. 刘炽的故事

贝多芬妻子

贝蒂娜·布伦塔诺

贝蒂娜贝蒂娜·冯·阿尔尼姆(BettinavonArnim1785-1859)原名安娜·伊丽莎白·卡瑟琳娜·卢多维卡·马格达伦娜·勃伦塔诺(AnnaElisabethElisabethCatharinaLudovicaMagdalenaBrentano),昵称贝婷(Bettine),近代德国杰出的浪漫主义女作家之一。她是贝多芬的灵感来源、歌德的同伴,还引起了拿破仑的注意。

刘炽的故事

刘炽出生于陕西西安,原名刘德荫,在儿时就已在音乐方面表现出出众的才能。他从小随民间艺人学习鼓乐,9岁为减轻家庭负担到西安三仙庙里打扫佛堂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开始师从古乐前辈学习读谱、吹笙、吹笛、敲云锣。

15岁时就已是“人民剧社”的小演员,在北上延安的途中,刘炽兴奋得不能自己,又跳又唱。一位东北军的军官说:“这娃像颗小火苗,一张能唱歌的嘴,两撇又粗又重的眉毛,活像个炽热的炽字组成的人,叫啥刘德荫么就叫刘炽吧!”,这位人民的作曲家也因此得名。

刘炽在18岁那年考入了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音乐系,成了冼星海的高足,开始了他的“科班”音乐生涯学习作曲和指挥。刘炽在这里迷上了作曲,简单的音符在他的编织下产生出许许多多陌生迷人的音响。

刘炽在事业上非常勤奋,整天生活在中外音乐中。刘炽先生的恩师冼星海曾告诉他:搞作曲,要以民族音乐为创作主体,但还要向欧洲的歌剧、交响乐学习,要兼收并蓄,从文学与其他艺术中吸取养料。

于是,他开始接触、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的作品,读《安娜·卡列尼娜》、《少年维特之烦恼》、《罗米欧与朱丽叶》……他还到民间采风,凭借独特的记谱方式,收藏起许多陕北、蒙古、新疆的民歌和他家乡的小调,这些素材犹如条条溪流汇入他心中的音乐之泉。

他一直认为:民间音乐是取之不尽的,用之不竭的源泉。从在鲁艺开始,他的衣袋里就朝夕不离地装着一本用粗马兰纸装订的搜集民歌的小笔记本。正是由于多年的累积,以及系统的学习历练,让他在日后的艺术道路上大放异彩。

50年代他与电影结缘,一首首炽热的爱国旋律随着电影的放映风靡全国,传唱不息。他的笔端流淌出“一条大河”,他的笛声与《祖国的花朵》一起在昆明湖上“荡起双桨”,他在“烽烟滚滚”中高歌“英雄”……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贝多芬与安娜的故事和贝多芬和安娜的第九交响曲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整理的关于贝多芬与安娜的故事(贝多芬和安娜的第九交响曲)这个话题的详细内容,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锦洛洛资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锦洛洛资讯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lyqwsj.com/qushi/408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