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单雄信的后代怎么灭的唐朝(单雄信后代黄军四杰有没有其人)

单雄信的后代怎么灭的唐朝(单雄信后代黄军四杰有没有其人)

2023-12-22 09:49:01 生活 单雄信 后代 怎么 唐朝 黄军四杰

单雄信的后代怎么灭的唐朝(单雄信后代黄军四杰有没有其人),本文通过网络平台数据整理了单雄信的后代怎么灭的唐朝(单雄信后代黄军四杰有没有其人)的相关信息,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单雄信的后代怎么灭的唐朝和单雄信后代黄军四杰有没有其人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单雄信的后代怎么灭的唐朝以及单雄信后代黄军四杰有没有其人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单雄信后代黄军四杰有没有其人
  2. 单雄信为何宁死也不降唐
  3. 单雄信怎么不投李世民
  4. 黄巢和单雄信的关系

单雄信后代黄军四杰有没有其人

单雄信的第11代孙——单兴、单旺、单茂、单盛。四人参加黄巢起义,因作战勇猛被人称为“黄军四杰”。应该是有的。

单雄信为何宁死也不降唐

历史上单雄信不是宁死不降唐,是李世民一定要杀了单雄信。

李世民平定王世充、窦建德之后,在洛阳的洛水边杀了十多个王世充**的高级骨干人员,单雄信是其中之一。

和评书中单雄信是出身于山西二贤庄的绿林总瓢把子不同,历史上的单雄信是曹州济阴(今山东菏泽曹县)人。单雄信和同乡徐茂公都是瓦岗军翟让时代早期的元老人物,地位很高,单雄信和徐茂公有深厚的友情,誓同生死。

后来李密杀翟让,让瓦岗军内部出现裂痕。李密在和王世充大战失败后,单雄信是首批主动投降王世充的瓦岗军将领之一。李密见事不可为,入关投唐。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裴仁基等瓦岗军将领纷纷归降王世充,率领瓦岗军余部规模最大一只力量的徐茂公则归降李唐。归降王世充的瓦岗军将领很多后来纷纷投唐,而单雄信则比较坚定的支持王世充。

单雄信是一员无敌的猛将,军中号称飞将。李世民平定王世充的过程中,单雄信至少有两次差点杀到李世民跟前,威胁到李世民的生命安全。后来窦建德救援王世充,李世民率兵前往虎牢抵御窦建德,李元吉指挥唐军继续围困洛阳。王世充派遣单雄信、杨公卿主动出击,取得了相当不小的战果,唐军大将行军总管卢君谔在此次作战中战死。此战虽没有改变战争结局,但也是相当大的胜利,让李元吉很没面子。和单雄信一起参加这次作战的杨公卿,也同样在李世民洛水旁斩杀的十多人里面。

在唐军中地位很高的徐茂公向李世民求情饶单雄信一命,并表示愿意放弃自己所有官爵换取单雄信不死,李世民没有同意。徐茂公割下一块自己的大腿肉煮给单雄信吃,示意同生共死。单雄信被杀后,徐茂公担负起照顾单雄信家人的责任。

单雄信怎么不投李世民

单雄信倒是想投降李世民,奈何李世民看不上他,为什么李世民看不上英勇无敌的单雄信呢?还要从单雄信的历史说起。

其实之所以有这样的提问,主要大家受小说和电视剧的影响太大了,所以如果想要了解古代真实的事情,还是要看正史。

虽然很多人吐槽正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但是古代的史官还是挺正直的,所以正史肯定要比野史记录的真实一些。

先说一下,小说中为什么单雄信不投李世民。

很多人认为这个很简单,小说中的单雄信不投降李世民的原因主要是:李渊杀了他兄长,这样单雄信就和李家有不共戴天之仇,所以他宁死不投李世民。

而实际上小说中的单雄信并没有那么简单,单雄信的形象经历过了数次的变迁。

因为单雄信是唐朝的人,所以从唐朝开始就有他的各种传说,单雄信的形象也从义薄云天到奸诈小人再到义薄云天。

唐朝时期,单雄信一直被定位为英雄人物,并且武功**。

比如,段成式《酉阳杂俎》所载单雄信故事则富有传奇色彩,《酉阳杂俎》是唐代段成式创作的笔记小说集,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在这里面描写的单雄信是:

“单雄信幼时,学堂前植一枣树。年至十八,伐为枪。长丈七尺,拱围不合,刃重七十斤,号为寒骨白。”

可见当时单雄信是作为英雄人物形象,其事迹为人们传诵,并传奇化。所以唐朝时期单雄信的定位比较中性话,是位英雄人物,但是只限为好汉,毕竟这时间的单雄信还没有被“神化”。

宋朝时期,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里又把单雄信尊为神灵,民众为他立庙,并祭祀他。从那以后,民间单雄信的事迹慢慢的开始产生。

元朝时期,单雄信又被丑化,单雄信追杀李世民的桥段,称单雄信为了立功追杀李世民,不顾与徐茂公的结义之情,割袍断义。

这里把单雄信描写成了利欲熏心,急功近利的小人,而历史上并不是这样,当时两军对战,自然“擒贼先擒王”,徐茂公(李勣)出来后,单雄信惊惧之下,放了李世民回了营寨。

元朝的杂剧比较出名,所以在元朝戏剧当中,单雄信一直就是被丑化的形象。

《大唐秦王词话》中的单雄信

等到明朝时期,小说兴起,慢慢的开始有人写隋唐时期的小说。比如《大唐秦王词话》这部小说就是明朝诸圣邻写的,发表于万历年间。

作者这时候的思想是希望天下有李世民这样的英主,所以在这部小说中李世民被描写成建功立业的有志青年,歌颂了他征战四方的丰功伟绩,所以这里面凡是忠于李世民的,都被描写成正面人物。

而由于历史上单雄信差点杀了秦王李世民,因此,反唐的单雄信理所当然地被写成反面人物。

这本小说中单雄信一开始是魏王李密手下的战将,曾替魏王李密到王世充处催讨借给王世充的粮食。王世充设计了美人计,把单雄信招为驸马,单雄信面对王世充的利诱,背叛朋友,和王世充里应外合打败了李密。

小说中这样写到:

“领了家兵,拥进皇宫,把皇后、太子、缤妃尽行斩杀不留。”

所以,作者用民间俗语“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来形容单雄信的阴险狠毒。

王世充被李世民战败后,单雄信也跟着王世充投降李世民,李渊要杀了单雄信,单雄信竟然卑躬屈膝的求徐茂公为自己求情,结果徐茂公说:“你不是和我割袍断义了吗?谁给你求情,下刀!”

刽子手要杀单雄信,单雄信临死前跪地求饶,但是徐茂公依然杀了他。

所以在《大唐秦王词话》,单雄信想要投降唐朝,但是人家看不上他,因为他太阴险了,最后被徐茂公斩杀。

单雄信形象由丑化变成歌颂

晚明时期的小说家袁于令,也写了一部隋唐时期的小说,就是《隋史遗文》,这部小说的主题是“义”,所以从这部小说后,单雄信变成了正面人物。

并且这个小说首次把单雄信的出身定为绿林好汉,山西潞州八里二贤庄庄主,大隋九省绿林总瓢把子,绰号“赤发灵官”。这部小说重点写了秦琼的故事,秦琼卖马就是出自这里,当然和秦琼是好朋友的单雄信被描写成拔刀相助的英雄好汉。

这里面有很多单雄信和秦琼的故事,就是为了突出义字,单雄信被李世民俘虏,秦琼和徐茂公等人向秦王求情,可是李世民坚持要杀了单雄信,没有办法,秦琼等人只能为他送行。

秦琼等人把肉割下来给单雄信吃,并且告诉单雄信会照顾他的家人,于是单雄信吃了肉甘心赴死。秦琼也遵守诺言,照顾他的家人。

所以,这里也是单雄信想投降,可是李世民不接纳他。

然后就是《隋唐演义》,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褚人获创作的一部具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这本小说的人物事迹更加全面,其中加了很多传说和野史,使内容更加丰满,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这部小说内容和前面的《隋史遗文》差不多,单雄信依然是正面人物,并且结局也是众人为单雄信求情,李世民依然不允许。

直到等到清朝著名小说《说唐全传》出现,才有了大家熟悉的单雄信宁死不投唐的故事。

这部小说主要突出的是英雄好汉蔑视皇权的中心思想,所以重点写了单雄信等人的英雄形象。里面还加入了众英雄为秦琼母亲祝寿,贾家楼结义的内容,单雄信的兄长被李渊误杀,所以单雄信就和李家结下了仇恨。

说唐中最后的结局,并不是单雄信兵败被俘,而是写成单雄信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独踹唐营,更加的悲壮。

单雄信手拿枣陽槊杀入唐营,秦王李世民不让伤他性命,以至于单雄信如入无人之境。眼看单雄信马上就要杀到李世民的军营,并且单雄信还大骂李世民,说要取李世民的首级。

后来还是徐茂公劝说李世民,先把单雄信拿住,然后再看他降不降,李世民应允。当时李世民手下大将都是当初和单雄信贾家楼结义的朋友,都不愿意出手,所以徐茂公派尉迟恭前去拿下单雄信,尉迟恭得令前去捉拿单雄信。

没过多久单雄信就被拿下,主要是因为尉迟恭确实武艺高过单雄信(尉迟恭排第十七,单雄信第十八),再一个单雄信也是人困马乏,所以很快被擒。

李世民再次劝降,可是单雄信依然不降,还想趁着李世民为他解开绳子时偷袭李世民,徐茂公偷偷的劝李世民,劝降不成,那就只能斩首。最后李世民只能斩了他。

所以从这时候才有单雄信宁死不投唐,李世民都给他下跪了,让他放下仇恨,可是单雄信依然没有投降,英勇无畏。

秦王出帐,亲自上前道:“单王兄,从前楂树岗之事,实系无心,你在御果园追我一番,亦可消却前仇。孤家今日情愿下你一个全礼,劝你降了吧。”秦王即跪下去。雄信道:“唐童,你若要俺降顺,除非西方日出。”秦王再三哀求,雄信只是不睬。茂公道:“若是不从,只得斩首。”秦王依允,把雄信绑出营门,就差尉迟恭监斩。《说唐全传》

后面的《兴唐传》基本上也是单雄信宁死不投唐,李世民低声下气的求单雄信投降大唐,单雄信都不为所动,但是李世民也不忍心杀他,就放了单雄信。

出了城门的单雄信觉得无处可去,也不能报兄长的仇,于是自刎而死!所以《兴唐传》也是单雄信因为杀兄之仇不投降唐军的。

以后的评书或者戏曲,都采用了这一说法,单雄信宁死不投唐的原因就是和李家有杀兄之仇!单雄信的形象也成了义薄云天的大丈夫,他对秦琼、罗成、徐茂公等人都肝胆相照,可是到头来好兄弟都背叛了他,只有秦琼一个真兄弟,可惜的是单雄信被杀时,秦琼被支走,据说是徐茂公的意思。

历史上的单雄信

而历史上的单雄信却没有这样精彩的人生,他也不是什么绿林好汉,而单雄信唯一的朋友就是徐茂公,历史上叫徐世勣(因为立功改名为李勣),字懋功。

单雄信与徐世勣是同乡,两人一起投靠瓦岗寨的翟让,李密起兵失败后投奔了瓦岗寨。

徐世勣和王伯当觉得李密有才能,于是劝翟让把瓦岗之主让给李密,这样能够提升影响力,于是李密称魏王,统领瓦岗寨。

翟让的手下劝说翟让除掉李密,翟让不许,没想到这件事被李密知道,于是李密先下手为强,宴请翟让,趁机除掉翟让。翟让不知道情况欣然赴会,李密拿一张好弓给翟让,派人趁翟让看弓时将翟让砍杀。徐世勣被乱兵砍伤,单雄信无奈,向李密叩头求饶。

李密手下以单雄信轻易屈服,建议李密杀了单雄信,可是李密觉得单雄信是位猛将,不光没有杀他,还重用他。

后来李密失败后,瓦岗寨的旧将基本上都投奔了王世充,单雄信也投降了王世充,但是秦琼和程咬金都不耻王世充的为人,陆续的投降大唐李世民,只有单雄信还跟着王世充。

公元620年,王世充和李世民大战时,单雄信持枪纵马直取李世民,李世民差点被杀,幸亏徐世勣赶到,制止了单雄信。

王世充被李世民击败后,投降大唐,李世民下令将单雄信等一干将领全部处死(旧唐书是李渊处死了单雄信),徐世勣向李世民求情,希望可以免单雄信一死,但遭到拒绝。

李世勣与单雄信友善,誓同生死。及洛阳平,世勣言雄信骁健绝伦,请尽输己之官爵以赎之,世民不许。《资治通鉴》

单雄信安慰徐世勣说,没关系,我知道自己必定会死。徐世勣说,忠义难两全,并表示会在单雄信死后照顾单雄信的家人。徐世勣割下自己一块肉给单雄信吃下,说自己没有忘记当初的誓言,单雄信吃下后,甘心赴死!

正史中单雄信比较普通,秦琼和他关系也一般,都是瓦岗寨的旧将,两人没有过多的交情,所以单雄信被杀时,秦琼也没有给他求情,只有徐茂公一个人求情。

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李世民非要杀了单雄信,其实我觉得主要有三点:

第一,单雄信是王世充的手下战将,并且投靠王世充后,一直为王世充效力,算是忠于王世充。李世民为了防止王世充再次叛乱,所以杀了王世充手下的一干将领,这样就不怕王世充再次叛乱,单雄信是王世充的主要战将,当然必须除掉。

第二,单雄信为人比较容易屈服,没有忠心,李密杀了翟让,单雄信立马下跪投降,这样的墙头草李世民不喜欢。

第三,李世民差点死在单雄信手里,如果不是徐茂公,李世民很危险,有这样的经历,李世民很难接受他。

不管怎么样,反正历史上单雄信是个没有气节的人,李世民看不上他,根本不存在宁死不投李世民的情况。

综上所述,单雄信宁死不投唐是小说中的桥段,并且也是《说唐全传》以后的小说,之前的小说里李世民根本就看不上单雄信。单雄信从说唐以后,就变成了义薄云天的好汉,瓦岗寨的兄弟们都辜负了他,所以才有“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炷香”的谚语!

单雄信在小说中是个悲情英雄,他的兄长被李渊误杀,所以他根本就不可能投降李世民,可是无奈身边的好兄弟都投降了李世民,他却只能跟着王世充,或许他知道王世充不是明主,但是为了报仇他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如果单雄信投降了李世民,那么他就不是义薄云天的单二哥了!

黄巢和单雄信的关系

黄巢和单雄信是同乡,他们都是曹州(山东曹县)人。

黄巢(820~884年),字号不详,曹州冤句县(今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人。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

单雄信(?-620年),曹州济阴(今山东菏泽市曹县西北)人,隋末唐初时期的猛将。勇武过人,同郡与徐世绩关系友好,誓同生死。隋末与徐世绩一起加入翟让的瓦岗义军反隋。后翟让被杀,李密与王世充偃师之战时,单雄信归降王世充,徐世绩投奔李唐。王世充被李世民击败后,徐世绩为单雄信求情失败,单雄信被斩首。

关于本次单雄信的后代怎么灭的唐朝和单雄信后代黄军四杰有没有其人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整理的关于单雄信的后代怎么灭的唐朝(单雄信后代黄军四杰有没有其人)这个话题的详细内容,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锦洛洛资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锦洛洛资讯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lyqwsj.com/shenghuo/207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