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五胡十六国地图图片(五胡十六国时期还有哪些国家)

五胡十六国地图图片(五胡十六国时期还有哪些国家)

2024-01-31 21:57:30 生活 建立 汉人 时期 北方 东晋

五胡十六国地图图片(五胡十六国时期还有哪些国家),本文通过网络平台数据整理了五胡十六国地图图片(五胡十六国时期还有哪些国家)的相关信息,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五胡十六国地图图片和除十六国和东晋之外,五胡十六国时期还有哪些国家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五胡十六国地图图片以及除十六国和东晋之外,五胡十六国时期还有哪些国家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除十六国和东晋之外,五胡十六国时期还有哪些国家
  2. 五胡十六国时,北方胡人建立的国家都是什么样的汉人怎样生存
  3. 五胡乱华汉族真的差点灭族吗
  4. 西燕为什么不在十六国之中

除十六国和东晋之外,五胡十六国时期还有哪些国家

“五胡”是指匈奴、鲜卑、羯、氐、羌这五个趁西晋衰落时进入中原建立的少数民族,十六国则泛指这一时期的国家,名称来自北魏史官崔鸿所著《十六国春秋》,但事实上,这一时期除十六国和东晋外,还存在着许多。

杨氏五国

杨氏五国,是指氐族杨氏建立的前仇池、后仇池、武都、武兴、阴平这五个国家。

前仇池是杨氏的杨茂搜所建立。杨茂搜养父杨飞龙是西晋的征西将军。公元296年,关陇地区爆发起义,杨茂搜率数千人前往仇池,自称辅国将军、左贤王,并得到晋慜帝的认可。公元371年,前秦发兵攻灭前仇池。

但是,前秦对包括前仇池在内的各国的征服是不彻底的。淝水之战后,前秦衰败,杨氏一族的杨定率众回到陇右,对东晋称臣,重建实际上独立的仇池国,史称后仇池。公元442年,后仇池国趁南朝刘宋北伐失利时攻宋,结果反被宋灭亡,享国57年。

(淝水之战)

后仇池国的历史虽然短暂,却横跨十六国末期和南北朝初期,因此杨氏五国的后三国实际上应该算作南北朝。其中武都国、武兴国为北魏所灭,阴平国则亡于北周。

宕昌国

宕昌国由羌族梁懃建立于西晋末年,但具体建国时间已经不可考。唐代史学家父子、李延寿所著《北史》中记载宕昌国仅有“二万余落”人口(“落”就是“户”的意思),在人口规模几乎决定农业生产能力和军队规模的古代,这样少的人口数量显然是无法在群雄争霸的时代立足的,但它却奇迹般撑过了十六国时期,到南北朝才被北周灭亡。

邓至国

邓至国是一个羌族王国,和前几个国家一样,统治者称王不称帝(自称王焉。——《周书?异域传》),并在北魏孝文帝时“遣使内附”于北魏,其风俗和同为羌族的宕昌国相嗯似。邓至国的史料记载很少,有可能灭亡于北周。

谯蜀

谯蜀建立者是东晋参军谯纵,东晋攻蜀地是被拥戴为成都王,后来后秦又册封其为蜀王。公元419年亡于东晋。

桓楚

由东晋楚王、叛臣桓玄所建,但自立为帝的举动很快使桓玄成为众矢之的。东晋名将刘裕等人迅速起兵勤王,在峥嵘洲之战中大败楚军主力。公元410年,桓石绥(桓玄从弟)被杀,桓楚灭亡。

翟魏

前秦在淝水之战中大败而归后,统治陷入危机。丁零人首领翟辽趁机在黄河南岸黎阳建立魏国,史称翟魏。翟魏与后燕、西燕、东晋战争频繁,最终为后燕所灭。

代国

鲜卑人拓跋什翼犍所建,但关于代国的历史记载非常少。公元376年,代国亡于前秦。

西燕

西燕是慕容氏诸燕之一,奇怪的是,它也是诸燕中唯一一个未被崔鸿列为十六国的一个。西燕的建立者是前燕景昭帝慕容儁的儿子、幽帝慕容暐的弟弟。西燕因争夺正统而与后燕屡屡爆发战争,但最终为后燕所灭。

吐谷浑

建立于西晋末年,鼎盛时统治了青海和甘肃、四川各一部,也参加中原群雄逐鹿(不过大都是配角),曾协助北魏灭亡夏国。唐初亡于吐蕃。

高昌国

公元460年,柔然立阚伯周为高昌王,为高昌建国之始。此后高昌时乱时定,与中原王朝时战时和,公元640为唐所灭。

(高昌国故地、新疆市高昌区)

白兰国

白兰国是位于吐谷浑以南的一个丁零族国家,疆域大致在今天的青海省南部,中原各国对其记录甚少。

五胡十六国时,北方胡人建立的国家都是什么样的汉人怎样生存

五胡之乱是西晋八王之乱的延续,匈奴人和鲜卑人本就是八王之乱的参与者。

公元304年,南匈奴人刘渊在山西建立汉国,拉开了五胡十六国的帷幕。下面简单说一下五胡十六国的发展过程:

这一时期以北方统一为标志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后赵的统一

这是五胡之乱的匈奴阶段,刘渊的汉国分出了前赵和后赵,东西对峙于我国北方,前赵在西,后赵在东,最终羯人(匈奴别种)石勒灭前赵一统北方。

2、前秦的统一

石勒死后,北方重新大乱,氐人苻洪建立了前秦,鲜卑人慕容儁建立了前燕,东西对峙于我国北方,前秦在西,前燕在东。

最终,前秦苻坚灭前燕一统北方。

3、北魏的统一

前秦在淝水一战败于东晋,北方又大乱,慕容垂复燕,是为后燕;姚苌杀苻坚,是为后秦。之后,后秦与后燕东西对峙于北方。

前秦灭国之时,拓跋珪同时复代国,后改国号为“魏”,灭后燕,史称北魏。后燕一分为二,北为北燕,南为南燕。

最终,北魏拓跋焘攻灭胡夏(赫连勃勃)、北燕、河西的北凉,降伏鄯善、龟兹、粟特等西域诸国,击败吐谷浑,一统北方。

而后秦和南燕则被东晋刘裕所灭。

至此,五胡十六国全部灭亡,北魏的统一和刘宋代晋,标志着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五胡时期的汉人与胡人的关系有两重性:

其一,五胡皆有较强的倾向,并在治国方面顺应魏晋以来的潮流,与汉族士族合作,比如前秦的王猛。

这便是历经五胡之乱,北方的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依然为天下世家大族之首的原因所在。

其二,不过从整体来说,此时胡族与汉人尚未融合,民族间的矛盾依然很大。

于是,北方社会普遍出现了一种坞堡组织,也就是地方豪强聚众自保的堡垒。这种堡垒常常以宗族为纽带,设于有险可守之地,坞主多为大姓,其成员且守且耕,人口多者可达四五千家。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事实上就是这种坞堡组织的真实写照。

具有独立、割据色彩的乌堡组织的广泛存在,也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很难长期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胡乱华汉族真的差点灭族吗

汉人差点灭族,这说法从何而来,怎么可能。

东晋还在呢!汉人衣冠南渡的多了去了,就是北方,汉人受到战乱伤害很深,但北方汉人离灭族也远着呢!

五胡乱华时期,前凉也是当时北方汉人的避难地。

史载,当时中原和关中地区,数百万汉入凉州避难。

前凉积极安置,在姑臧西北置武兴郡,又分西平郡(今青海西宁市)界置晋兴郡以收容流民。《晋书·张轨传》称,中原士人都认为“天下方乱,避难之国唯凉土耳”!而且

汉人也不是引颈受戮的。

除了祖逖,温候等人的力战,当时北方坞壁组织到处都是。

坞壁组织是中国历史上动乱时代百姓为了自身生命和财产安全,相聚于山林险地,凭险依势,形成的一种相对独立的宗社流民组织。

西晋未及东晋十六国时期,由于世道混乱,坞壁也最为繁盛,这种且战且保且耕的组织,连各个胡国也要去拉拢,也保护了许多汉人。

那些说石闵时代汉族只有四百万的。

前秦,人口有一千来万,前燕人口有一千来万,两边加起来一共有两千余万,其中多半都是汉族。

不到三十年多出这么多汉人,是英雄母亲狂生?

隋初有近五千万人口,绝大部分是汉族。

怎么和灭族扯不上关系。

其实五胡乱华对胡人的打击是最大的。

而那些羯族,鲜卑,屠各种,羌渠种,卢水胡,氐族,羌族互相攻杀,有的己灭族,有的被杀的人数甚少,隋朝又对鲜卑进行清算,其实隋唐的鲜卑人数己不多了!

就是对汉人最坏的匈奴屠各种的刘赵和羯族的石赵,对自己国内的汉人也只是没有一视同仁,进行民族压迫,但也没对自己的国民(汉族)大加,杀了让他们统治谁,让不会干活的胡人去啃树皮!

羌酋姚襄战败,许昌,洛阳周边的汉人民扶老携幼一路跟随。战死后,百姓望北而泣。

前秦氏族苻更是对汉人一视同仁,并尊重学习汉文化。

前燕等鲜卑王朝勉强也能一视同仁。

何来汉人被所有胡人民族压迫之说。

而且当时是乱世,被杀的何止汉族,别的民族一样被杀,一样被吃吃。

前秦苻登打羌军,都把羌人尸体称为“熟食″,激励手下战士说:“汝等朝战,暮便饱肉,何患于饥"!

真是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当然,五胡乱华是中国历史上最痛苦,最黑暗的时期,但文明的崩溃,总会带来,时势造英雄的必然后果。

各种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得到重组,各种文明相互交溶,千山竞秀,万壑争流,佛教,道教,玄学,名家,音乐,舞蹈等思想最解放,个性最张扬,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中华民族的血肉交融,也在这一时期升到一个高峰。

是隋唐盛世来临前的胎动期!

西燕为什么不在十六国之中

要说为什么西燕没有被计入十六国当中,在我看来,主要还是因为后世的史学家认为其不具备正统,不能够被算作是独立的国家,只能说是地方割据。

(后燕-西燕-南燕-北燕地图)

五胡乱华时期,其实并不止十六个存在,可为什么会有十六国这个统称呢?原因在于北魏史学家崔鸿所编著的《十六国春秋》这本纪传体史书。在这本书中,记载了从公元304年开始,到公元439年结束这将近135年中,包含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秦、蜀(成汉)、前凉、西凉、北凉、后凉、后燕、南凉、南燕、西秦、北燕、夏这十六个国家的历史。

《十六国春秋·前燕录》

当时由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国家,都以燕为国号。后人为了区分它们,按建立的时间及控制区域所处的方位大致上分为前燕、后燕、南燕、北燕以及西燕。

(慕容氏部分世系图)

按上图所示,红色的是前燕世系,的是后燕世系,紫色的是南燕世系(部分),灰色的是北燕世系(部分),蓝色和绿色的则是西燕世系(部分)。

从图中我们能够知道,后燕的建立者慕容垂和南燕的建立者慕容德是亲兄弟,而他们的父兄则是前燕的皇帝,从法统上来说,他俩都可以继承前燕的正统(PS:慕容德是迫于北魏的压力才建立南燕的,当时慕容垂已经病逝,是他的儿子慕容宝在位,所以并不存在慕容垂与慕容德的法统争论。)

(慕容泓与慕容垂的艺术画像)

而西燕的建立者慕容泓,是前燕末代皇帝慕容暐的弟弟,同时也是慕容垂和慕容德的亲侄子,本来按血缘关系来说,他才是最高顺位的法统继承者,可惜不到半年时间他就被部下借口德行不足杀害。其弟慕容冲被立为西燕之主,这时候按血统来说,西燕比起后燕还是有优势的,但是很快这个优势就被葬送掉了。386年,慕容冲被部下借口不肯东归杀害,之后短短一年时间内,西燕先后存在了4位君主,直到慕容永上位之后,局势在暂时稳定下来。而慕容永,按血统来说,只是慕容氏的旁系,此时的西燕,在法统上已经远远不如同时期存在的后燕了。

起初西燕和后燕都还相安无事,毕竟慕容弘和慕容冲是自己的亲侄子,慕容垂并没有想着去兼并掉西燕的土地,很多时候还主动帮助西燕稳定境内局面。等慕容永上位之后,时局有了很大的变数,他本身出自慕容氏的旁系,很是忌惮那些在西燕境内的慕容氏嫡系力量。很快,他迈出了毁灭自己的一步。先是拒绝对慕容垂称臣,之后又大肆杀害西燕境内慕容暐和慕容垂的子孙,彻底激怒了慕容垂,最终慕容垂西征,攻入西燕都城长子,杀死慕容永,吞并了西燕领土。

从慕容泓建国到慕容永作妖灭亡,西燕只存在了10年左右的时间,先后有7个君主,统治区域最大时也只拥有山西八郡。不论是从存在时间上,统治疆域上,在当时那个乱世当中,都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的地方势力,加上后期统治者在法统上的失利,以及西燕亡于后燕之手,种种因素影响下,后世的史学家自然是不会讲其列入正统的十六国当中。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整理的关于五胡十六国地图图片(五胡十六国时期还有哪些国家)这个话题的详细内容,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锦洛洛资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锦洛洛资讯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lyqwsj.com/shenghuo/354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