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

2024-04-23 18:28:43 美食 光合作用 反应 过程 淀粉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本文通过网络平台数据整理了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的相关信息,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一、光合作用的过程式与总式

总反应式:CO2+H2O(光照、酶、叶绿体)==(CH2O)+O2(CH2O)表示糖类有关化学方程式光反应:物质变化:H2O→2H+1/2O2(水的光解)NADP++2e-+H+→NADPH能量变化:ADP+Pi+光能→ATP暗反应:物质变化:CO2+C5化合物→2C3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固定)2C3化合物+4NADPH+ATP→(CH2O)+C5化合物+H2O(有机物的生成或称为C3的还原)

二、光合作用的6个实验步骤总结

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①暗处理→②部分遮光后光照→③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④酒精脱色→⑤漂洗后滴加碘液检验→⑥冲掉碘液观察叶色.

(1)步骤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

(2)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观察现象之前,用清水冲掉碘液的目的是去掉碘液颜色的干扰,便于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使实验现象明显;实验现象是:用黑纸遮盖部位A不变蓝,没有用黑纸遮盖的部位B变成蓝色.

(3)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叶片的见光(未遮盖)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进而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叶片的遮光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遮光的部分没有产生淀粉.由此得出结论是绿叶在光下制造出淀粉.或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三、七年级上册生物光合作用实验步骤

光合作用的实验步骤:

1.黑暗处理,将一株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2.遮光处理,选一片叶把其中的一般用黑纸片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

3.光处理把这盆天竺葵放到阳光下照射3至4小时。

4酒精脱色,把遮盖的叶片摘下来放到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脱去叶片重的叶绿素。

5.加碘液,观察现象。

四、光反应的三个过程方程式

光合作用三个过程方程式是:H2O→2H+1/2O2,NADP++2e-+H+→NADPH,ADP+Pi+光能→ATP。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其主要包括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涉及光吸收、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碳同化等重要反应步骤,对实现自然界的能量转换、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同化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

五、植物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分别是那两步谢谢解答

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首先是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性氢【H】,以及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促成了ADP与Pi发生反应生成ATP。

接下来是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二氧化碳与C5结合生成C3,即二氧化碳的固定。随后在有关酶的作用下C3接受ATP释放的能量并且被[H]还原形成糖类,另一部分C3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又形成C5以使得反应持续进行下去。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整理的关于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这个话题的详细内容,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锦洛洛资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锦洛洛资讯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lyqwsj.com/meishi/430475.html